黄浦区商务楼宇对经济贡献度大且高度密集,楼宇经济比重占区域经济的6成以上,有税收亿元楼67栋,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8栋重点商务楼宇。在楼宇党建的探索中,黄浦区注重发挥楼宇集群优势,打造出一个个党建引领下的全区域统筹、多方面联动、各领域融合的“楼宇社区”,使“党建抓实了也是营商环境”成为现实。
让企业成为楼宇社区里的“一家门”
单幢楼宇是“竖起来的社区”,入驻企业是共住一个社区的“邻居”。在黄浦区,商务楼宇呈集群特点,很多楼宇之间就隔着一条小马路,具有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天然优势,这些密集的楼宇组成了纵横交错的“楼宇社区”。为此,黄浦区在楼宇党建中紧密结合网格化党建的实践,按照地域相近、便于活动等原则,以网格为单位建立实体型或功能型党组织、议事协商机构。网格内的单位可以跨越党组织隶属关系界限,共享党建资源、共办党员活动、共推服务项目,楼宇党建呈现出党建引领、分片融合、集群发展、区域共治的显著特点。
黄浦区商务楼宇党建工作交流座谈会
2018年,南京东路街道党工委以华鑫海欣大厦、来福士广场等7幢商务楼宇以及周边社区作为一个网格,成立了华鑫海欣片区联合党委,并在福州路上的华鑫海欣大厦12楼设立楼宇党建(群团)服务站。这仅仅是该街道楼宇党建八分之一的缩影。南京东路街道将辖区内86家区域化党建成员单位、19个居民区、63栋楼宇、180余个“两新”党组织科学划分为8个网格,并在每个网格分别设立了楼宇党群服务站点。
华鑫海欣楼宇党建(群团)服务站
在黄浦区这样的寸土寸金之地,服务党员群众,单靠政府资源不可持续,归根到底要激发出楼宇企业的自治共治活力。如今,在一些楼宇集中区域,企业之间开始相互服务与支持。在淮海中路街道东部片区,工商银行卢湾支行拿出了原来仅对员工开放的健身房,提供给周边企业白领使用;上实集团对外开放了员工食堂,解决了周边白领午餐难问题;兰生大厦里办起了“近代上海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文物史料图片展”,成为周边楼宇党员开展组织生活和主题党日的重要教育资源;we+联合办公空间拿出了固定区域作为党群服务点和青年中心使用。
淮海中路街道东部片区服务阵地
让党群工作者成为服务企业的“店小二”
黄浦区把加强楼宇党的建设、推动楼宇自治共治、优化楼宇营商环境紧密结合起来,加强了体制机制、组织设置、阵地建设等的顶层设计。在街道试点基层党群工作者“全岗通”模式,深入推进“下去一把抓、上来再分家”的运行机制。原先分属党建、工会、统战等不同条线的党群工作者成了“全科医生”,楼宇企业有问题、有需求不必东跑西问,只要找到固定联系本企业、本网格的党群工作者,就能实现“一口受理”。
实行党建(群团)工作“全岗通”
近日,淮海中路街道的党群工作者在走访楼宇企业过程中发现,不少外资企业提出了外籍高管人员申请五年期工作类居留许可办理的需求。兼任网格联络服务团队负责人的街道领导立即搭建三方现场会,协调区出入境办公室上门提供“延伸服务”,协助4位企业高管办理了5年工作签证,促成相关政策加速落地。
朝气蓬勃的党群工作者队伍
最近,小东门街道党工委将党群服务点嵌入新落成的bfc外滩金融中心,推出“社区事务不出楼党群服务在身边”楼宇零距离服务,引入医保、社保、公安、民政、卫计、住建等10大类76项全市通办项目的社区事务办理服务,为楼宇白领提供党务业务受理、健康健身引导、滨江便民导览、志愿积分登记、社区事务办理、文化活动组织、专业政策咨询、合法权益保障等8大服务,将公共服务窗口前移到楼宇白领的办公室门口。
bfc外滩金融中心楼宇党建(群团)服务点及社区事务受理事项清单(76项)
让商务楼宇成为区域治理的“主力板”
黄浦区将楼宇党建纳入社区党建的整体格局进行统筹谋划,通过做实社区党委,加强居民区党建、“两新”党建、区域化党建的“三建融合”,共同夯实党在商务楼宇的工作基础。在党建引领下,在楼宇内外搭建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各类协商自治共治平台,引入社会组织、党员志愿者等力量,充分发挥楼宇党组织在党员群众中的引领、服务、凝聚作用,在帮助解决楼宇企业、白领员工问题困难,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推动楼宇企业、白领员工更好地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建共享。
前不久,黄浦区成立了“滨江党建·金融外滩”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发挥黄浦金融产业集聚的优势,联合入驻滨江的10余家重量级、标志性的金融机构、专业学术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在助力企业发展中实现互利共赢。这样的党建平台还出现在街道层面,外滩街道党工委于2017年推出了“滨江党建议事厅”,有行政部门、街道社区、楼宇企业等76家辖区单位参与,其中外滩沿线“第一立面”的22家单位都在其中,成为楼宇企业参与区域共建共治共享的重要平台。
“金融外滩”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成立仪式
位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是上海一道亮丽风景,但多年来不少外滩建筑都“深藏闺阁”,许多市民来到外滩,却没有机会走进这些建筑一探究竟。在“滨江党建议事厅”的平台上,街道向外滩沿线企业提出了开放诉求,并很快得到了驻区单位党组织的积极响应。2018年6月,区区域化党建商贸旅游专委会、外滩街道党工委等联合推出“走进外滩建筑”项目,外滩沿线包括外滩源1号、和平饭店、中国银行大楼、浦发银行大楼等多座经典历史建筑对公众开放,不少企业的党员员工参与其中,义务担任参观导览的志愿者。
“走进外滩建筑”项目
淮海中路街道党工委推出的“hr伯乐汇”项目同样开展得如火如荼,这个汇聚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街道和近百家企业人力资源总监的平台,坚持每季度举办政企互动、行业交流活动,不定期举办专题政策宣讲,至今共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和成功对接服务80余项。
淮海+hr伯乐汇
类似的事例还发生在五里桥街道,针对楼宇和居民区都普遍反映的“停车难”问题,街道党工委通过构建街区党建共同体,将楼宇党组织、居民区党组织聚集在一起,达成“潮汐式”互助停车计划,采取白领和居民上下班错时、错峰停车的办法,盘活180余个车位资源,实现有限停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现场勘查停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