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西藏北路987弄2号底楼的居民经常在阳台窗户前驻足观望,边点头边说“多亮堂、多开阔啊”。他们终于告别了20多年来室内不见光亮的生活!
这些居民曾经“不见天日”的原因是与他们相邻的芷江西路123弄一幢2层楼高的违法建筑。
芷江西路123弄小区
芷江西路123弄小区始建于1952年,曾经被称为“花园小区”。可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一些单位以发展经济、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为由,在小区宽阔的道路上,陆续建造了一些简易的房屋。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无证建筑不但未拆除,相反,多数房屋被出租了。
一些居民见此,也渐渐效仿。“花园小区”被违法建筑破坏,小区及其相邻小区居民苦不堪言。
先拿“公”违开刀赢得民心
芷江西路街道在大调研期间,为顺利推进“无违建居村”创建工作,深入居民区调研。听取了众多居民、志愿者以及社区干部的心声,街道深刻地了解到:只有先将单位的违法建筑拆除了,老百姓才会“买帐”,拆违阻力也就少多了。
公家单位违建集中的123弄小区就成为了街道表决心的“第一刀”。
街道组成了由城管、市容、公安等部门执法管理人员组成的拆违工作组,开始清退住在违建中的人员。
经过数月坚持不懈的工作,违建房搭建单位及其住户均搬离了。123弄小区的拆违,也带动了整个居民区违建的拆除。
目前,公家单位在123弄居民区内的1700余平方米违章建筑已全部拆除。
小区内外违法建筑拆除后,还对空地陆续进行了硬化、绿化,安装了健身器材,方便居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