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网格化党群共建“网”住职工的心
2019-1-9 14:33:12发布67次查看
据《劳动报》报道:“工会让我们家政行业这些外来务工者有了家的温暖,有了归属感。”2017年6月,锈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长宁区总工会和北新泾街道总工会的帮助下,成立了街道第一家家政行业独立工会。如今一年多过去了,工会的各项服务得到了家政行业职工的认可,职工们由衷地表示“工会是我的娘家人”。日前,长宁区深化非公企业工会改革推进会在北新泾街道召开,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周奇,长宁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刘英、长宁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孟庆源出席会议,长宁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邱刚主持会议。会上,北新泾街道职工服务分工中心、北新泾街道“新时代”职工学校揭牌。
在推动非公企业工会改革的过程中,北新泾街道总工会围绕大工建格局,强化党建引领,构建完善的网络化工会联盟。在北新泾,街道总工会构建了由街道总工会、网格工会联盟、企业、驻区单位、非公企业、楼宇、行业等工会组织构成的三级组织体系。围绕街道三个区域网格化党建和社会治理格局,将街道区域内多种类型工会组织对应建立了“3+1”区域网格化工会联盟。其中,“3”与党建和社会治理网格一致,“1”指的是在街道辖区外建立的工会成立区域外非公企业工会联盟。对应网格化工会联盟,街道建立了工会服务站,由联合工会主席与党群工作者实行交叉任职,为服务职工充实力量。
过去,长宁区北新泾街道总工会以其小区工会的建设闻名,在推动非公企业工会改革的过程中,北新泾街道并没有忽视这一传统优势,首创区域性职代会建设模式,引导小区工会与网格工会联动,让职工更多参与社会治理。不仅如此,街道总工会也针对新业态企业与在职职工的特殊关系,相继组建了4家行业工会和2家社会组织工会。在建立物业行业工会联合会的过程中,街道总工会结合大调研走访了17家物业公司和29个工作站点,最终确保工会联合会的顺利建立。同时,通过就近入会、集中入会、网上入会等形式,不断扩大工会组织的覆盖率和职工的入会率。街道所属的企业上海兰卫医学检验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改革的试点企业,公司工会坚持工会“三亮牌”,即“工会委员会、工会主席、工会小组”亮牌,让工会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
在工会工作者的队伍建设方面,街道实行工会干部进网格的形式,工会专兼职副主席、委员和驻区单位企业工会主席在网格中任轮值长,非公企业工会、楼宇工会联合会和小区工会联合会等主席任轮值员。同时,实行非公企业工会主席与专兼职工会干部双向挂职制度,工会工作者到企业挂职,企业工会主席在街道总工会弹性挂职,新任职工会主席也能得到在街道总工会实习锻炼的机会。
针对退休有经验的老同志,街道总工会通过志愿者队伍的形式将他们吸纳,扩充服务职工的力量,形成“挂职+实习+志愿”的制度。
会议当天,一本“特殊”的“红宝书”也下发到街道工会工作者的手上,这本由街道总工会制作的基层工会工作者手帐,是为贯彻落实非公企业工会评估制度而创设汇编的,内容涵盖习近平总书记对工会工作的指示,市总和区总关于深入推进非公企业工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街道基层工会组织架构、工作制度、操作规程、综合评估等内容。街道总工会主席董自航告诉记者,手帐的设计考虑到了操作性、规范性和实用性,“希望这本手帐能够成为指导基层工会工作者的工作指南,同时也为他们评估检验、服务基层提供一份参考。”
在当日的会议上,周奇指出,要充分认识开展非公企业工会改革的重要意义,在推动非公企业工会改革的过程中,要明确目标,推动非公企业工会改革向纵深发展。同时加强联动,积极争取党政支持,确保工会改革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见效。刘英认为,要聚焦非公企业工会改革的热点、重点、难点,她从组织体系、党群干部、服务体系、维权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探索建立良性循环机制,让非公企业工会主席敢于代言、善于维权、乐于服务,努力激发非公企业工会的活力。孟庆源表示,区委区政府将全力支持非公企业工会改革工作推进,并联动区政府有关部门形成合力,将改革推广到更多街镇党工委。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