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静安新闻

谁说“定制”意味着贵?静安区创造了普通人也能享用的“定制款”

2019-1-4 16:42:00发布104次查看

2018年“双12”,线上线下的“价格战”硝烟弥漫,静安区陕西北路上的一众老字号这天却没跟着“打价格牌”,而是笃悠悠地推出了“定制节”:邀请顾客走进店铺,消磨上两个钟头,跟着非遗技师学盘扣衍生品的制作、听老师傅传授“国服”潮流混搭的小技巧……

看似一次普通的营销活动,却透着这些老字号对市场的洞悉与把握。原来钟情老字号的多是老年消费者,喜欢“盯着花车”翻折扣款,老字号自然也要跟着追求“高性价比”;但时代变了,消费者层次与需求也变了。新一代的中青年消费者,讲究个性化,追求的是“其他地方买不到、做不出”的商品。于是,一场“定制节”既是向中青年消费者亮出“定制”的招牌,也表明活动为他们量身“定制”。

“定制”,本意指依据顾客需求量体裁衣,引申到其他领域,指提供个性化服务。要送给2018年的静安区一个年度词,记者选择了“定制”一词。这一年,静安区为企业、为居民在诸多领域送上了量身“定制”的服务。

南京西路五星级商圈商务楼密集,企业对注册登记办理、政策咨询等需求高。静安区为这些楼宇企业“定制”了“楼小二”服务:区行政服务中心将办事大厅搬进了楼宇,区税务、市场监管、科技、财政、人社等部门联合组成服务队入驻楼宇,让企业日常办事不出楼宇、不出商圈。

申办企业,因类型不同提交的材料千差万别,企业往往要多次跑办事窗口询问。区行政服务中心为企业“定制”了一套“智能导引服务系统”,企业在家跟着系统提示进行网上操作,就能知道应该提供什么材料,让企业办事“至多跑一次”成为可能。

带着区民政局研发的“社区分析工具”,区14个街镇的社区工作者走进了居民家,通过访谈,收集数据进行分析,画出了社区需求肖像。哪个小区最迫切的需求是改善楼道环境?哪个小区还缺少快递代领服务箱?看似鸡毛蒜皮,却是最真实的需求。以此为依据,民政局与街镇提供了居民真正需要的“定制”服务……

提供“定制”服务的前提,是能“精准”对接需求。陕西北路上的老字号就深谙此道:了解到不少女白领在办公室里有换掉高跟鞋的习惯,大美华推出了“办公室系列”定制款,舒适好穿,成为“梅泰恒”女白领的办公室标配;观察到年轻消费者不喜欢暴露在外的商标,开开衬衫“定制”出标识挪到内领的衬衫,低调不失尊贵,应和了年轻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为“精准”对接企业与居民需求,静安区的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基层、居民家中,进行了大量走访、调研、梳理、分类,做足了服务前的工夫。推出“楼小二”服务前,静安区领导与相关部门走访了上万家企业,梳理出企业最关注的23类共性问题;推出“智能导引服务系统”前,区行政服务中心模拟了上百个应用场景,选出了最有代表性的43个应用场景;画出社区需求肖像前,14个街镇的社区工作者走访了20万户居民,全区共性问题、不同小区个性问题被整理出厚厚一大摞……

“定制”,意味着精致、精细、精巧。成衣店里能上手做“定制”款的设计师、裁缝必是行家里手,设计巧妙、裁剪得体、针脚绵密,如此成衣才配得上“定制”款的称号。静安就是这样的行家里手,注重在细微处下功夫,专注于细微处的精彩呈现,将“定制”款做到极致。

在汶水路、共和新路中环高架转盘绿地,看尽春樱、夏花、秋枫冬梅四时美景;漫步彭越浦(灵石路—汶水路)两岸滨河景观带,感受绿树掩映、亲水恬静……过去,这些地方都是“抬头蜘蛛网、低头烂水坑”的脏乱差之地。“高颜值”的背后,其实是静安区为改善与提升区域面貌“定制”的“绣花式”精细化管理。静安在全市率先探索“路长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的城区治理工作格局,解决了一批长期存在的城区面貌“老大难”问题。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将静安区的“定制”化管理又提升到一个新阶段。去年,静安启动了“大数据与城市管理(静安)项目,率先完成的临汾路街道“社区大脑”综合管理平台,建成了能看到细节的“慧眼”、能改善细节的“大脑”,实现了窨井盖主动报警、锁定高空抛物者、守护老人居家安全、制止违停车辆等一系列“人所不能及”的管理场景……

不主动反映需求,但这并不代表没有需求。对不主动反映需求的“沉默少数”与弱势群体,静安区没有忽略。党员干部拿出耐心与细心,多观察、多思考,主动挖掘这类人群的需求,送上“定制”服务,让他们感受到城市的温度。

高龄孤老很少主动会提出需求,但他们在家的安危一直是社区干部的操心事。静安寺街道为高龄孤老“定制”了一批“水表监测器”,远程监测老人家水表走动,就能知道他们在家的情况。

临汾路街道辖区内的老旧住房大多没有电梯,“悬空老人”数量较多;但在调研中,老人们没有提出加装电梯的需求。考虑到老人未来多年的生活质量,街道主动为他们“定制”了批量加装电梯的服务。不少老人说“这个需求,自己想都不敢想”,如今首个试点小区已有十多部老房加装电梯完工或完成立项。

2018年,是原闸北、原静安“撤二建一”成立新静安的第三年。三年来,静安区每年会为党员干部提出了一个愿景口号,在内涵上逐年递进:第一年是融合,第二年是提升,第三年是跨越。新的一年,新口号目前还未揭晓,但希望这份敢于为企业与居民“定制”服务的精神始终贯穿于静安工作的方方面面,也希望静安党员干部能创造出更多让人眼前一亮的“定制款”。

 

 

静安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