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松江新闻

新一轮学区化集团化办学集团名单公布 8个教育集团微调 成立3个“紧密型学区化”教育集团

2018-12-26 0:00:00发布69次查看

在日前举行的松江“学区化、集团化办学”阶段总结暨中山小学教育集团展示活动中,区教育局公布了新一轮学区化集团化办学集团名单。在对原有8个教育集团进行微调的基础上,成立3个“紧密型学区化”教育集团,这标志着松江教育“学区化集团化”办学进入3.0版。
    调整后,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教育集团包括上师大附外小、实验小学、九亭小学、岳阳小学、九亭四小、九亭五小。李塔汇学校教育集团包括李塔汇学校、古松学校、五厍学校、泖港学校、新浜学校。民乐学校教育集团包括民乐学校、仓桥学校、佘山学校、天马山学校、叶榭学校、上经贸大附校。中山小学教育集团包括中山小学、方塔小学、中山二小、第二实验小学、泗泾二小、泗泾实验学校。松江七中教育集团包括松江七中、华实初中、二中初中、茸一中学、立达中学、松江六中。九亭中学教育集团包括九亭中学、四中初中、新桥学校、洞泾学校、九亭二中、九峰实验学校。泗泾小学教育集团包括泗泾小学、九亭二小、九亭三小、泗泾三小、泗泾五小。三新学校教育集团包括三新学校、张泽学校、车墩学校、华阳桥学校、佘山外国语学校、华政附校。
    为积极推进学校教育均衡化优质化发展,在微调8个教育集团基础上,松江积极探索“紧密型学区化集团化学校”办学,成立上外松外学校、东华附校、第三实验小学等3个紧密型教育集团。据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紧密型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管理模式是由一所优质学校带几个校区(适度控制学校办学规模),实行一个法人负责制,统一管理模式。总校向各校区选派执行校长,实行“师资互派、资源共享、统一教学、捆绑考核”。
    近年来,松江城市化进程加快,成为人口导入大区,教育资源紧张、校际发展不平衡、教师流动量大、生源结构复杂、大班额等问题突显,与此同时,松江义务教育学校规模大、数量多,城区与农村学校差异较大,直接影响了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的均衡发展。为此,松江教育积极探索“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机制。八年来,“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机制从1.0版本升级到3.0版本。
    2010年8月,围绕“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松江启动了第一轮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项目,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区域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探索,组建了第一轮八个学校发展共同体,创新了学校结对联动新模式,建立了以课题为引领的校际研修模式,建设了区级教育教学资源库,实现了区域模块化教学资源共享,这是“学区化集团化”1.0版。这些探索奠定了松江区义务教育学校之间联动捆绑式发展的基础,形成了共建、共享、共进、共赢的合作机制,也进一步促进了义务教育学校间的均衡发展。
    2013年8月,承接前期研究基础,松江启动了第二轮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项目,立项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实践共同体的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研究”,并以此课题为引领,走上了优质均衡的探索之路,这是“学区化集团化”2.0版。
    8年来,共开展20次区级展示,2000多名教师参加展示,实现782人次柔性流动,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有力促进了本区内义务教育公平均等供给与均衡化发展,全面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及办学水平。
    “学区化集团化”3.0版即“紧密型学区化集团化”办学,集团成员“一块牌子,一套班子,一个制度”,根据集团特点,形成集团办学策略方案。集团学校内部实现课程资源、教学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共享。根据集团特色与实际需求,开展校际联合,整合力量组成课程研发团队,实现课程共建。依托集团“学科名师工作室”“教科研沙龙”“教师专业工作坊”等形式,采用教师刚性流动与柔性流动相结合的方式,带动教师队伍整体发展。

松江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