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人民调解故事”大赛圆满落幕
2018-12-25 0:00:00发布94次查看
作为东方一枝花,人民调解是“枫桥经验”的基层治理体现,在新时代正焕发着新的生机与活力。
为了更好地总结优秀调解经验,挖掘优秀案例,由文汇报社、上海市人民调解协会主办,律新社、华政中国法律服务产业研究中心协办的“爱我中华”2018上海法治行风采系列活动——首届“人民调解故事”大赛启动后,吸引了数百位调解员的广泛关注和投稿。
12月18日下午,位于上海徐汇区建国西路648号的上海市司法局会议中心不时传来阵阵掌声,“爱我中华”2018上海法治行风采系列活动——首届“人民调解故事”大赛总决赛在此举行。经专家评委根据相关规则评选,最终有10位人民调解员荣获“十佳调解故事奖”,9位人民调解员荣获“优秀奖”。
本次活动得到了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别支持,特此感谢。
十佳调解故事
◆长宁区联调委陈凤英
我的婚宴怎么啦?薛某与丁某相恋多年,终于要修成正果。薛某把喜宴选在某高级酒店中举行,婚宴菜单也高于常规,但岳父母提出再加上“大明虾两吃”作为主菜的要求。
薛某因手头拮据,故举棋未定,在酒店多次修改菜单后,导致字迹模糊,婚宴当日,主菜“大明虾两吃”仍未见踪影。双方遂起争执,惊动110,后协商未果,薛某诉至法院。法院诉调对接中心调解员陈凤英通知双方前来调解。调解员采取了“面对面、背靠背”的调解方法,分开来谈。酒店同意赔付给薛某25000元,由薛某当即向法院撤诉。这一场由“大明虾两吃”
引发的风波,在陈凤英的努力下,终得风平浪静。
◆普陀区石泉路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还静
死亡赔偿协商难 高效化解引人赞
农民工邹某在粉刷作业时,被吊车内的方砖砸中头部,送医未治,意外身亡。其家属向某公司提出了130万元的赔偿要求,并要求当天一次性支付。某公司提出邹某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帽,加之子女均已成年并工作,并表示邹某是因工死亡,相关赔偿应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等原因,拒绝其支付要求。双方多次协商未果,申请调解。调解员还静了解双方诉求后,理清纠纷,直击矛盾焦点。先后召集三次协调会,在短短20天时间内,将这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圆满化解。
◆奉贤区南桥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姜岳华
飞来横祸雪上加霜 真诚调解彰显温情
70多岁的叶某,患有晚期肿瘤,在小区内散步时被某市政公司的垃圾清运作业车辆撞倒受伤。警方第一时间到现场进行了勘查,出具事故认定书,由某市政公司承担全责。七个月后,叶老太因病去世。叶某家属认为叶某死亡与撞车事故有关,要求某市政公司承担赔偿责任。而对方则认为叶某身亡是因疾病加重。双方为此产生争议。经过人民调解员姜岳华反复做工作,双方均作出让步,最终双方在姜岳华的主持下签订了人民调解协议书。
◆宝山区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纠纷人民
调解委员会刘振荣
“无法鉴定”的伤者孟某驾驶小轿车行驶至宝山区月浦镇丰村徐家角,不慎将在此处散步的85岁庄某撞倒。民警到场后经现场勘查,认定由小客车驾驶员孟某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双方无异议。庄某送医就诊后经诊断为锁骨骨折,因庄某年事已高,如采取保守治疗恢复较慢,医生建议手术治疗,庄某认为痛苦是由孟某造成的,要求孟某赔偿医药费、精神损失费、后续治疗费等费用。双方来到交调委申请调解。在等待伤残等级鉴定期间,庄某去世。调解员刘振荣只能依据医院诊断报告和法医的建议,与保险公司据理力争,耐心沟通,多方协商,依法有效地保障了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从而化解矛盾。
◆崇明区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施祖群
民工集体来讨薪 倾情调解暖人心
包某、朱某、孙某代表40余名工人到联调委寻求帮助,他们表示,工人们均在某制造公司工作,并签订了劳动合同,但该公司却拖欠薪资达17万元,经多次催讨,该公司仍分文未付。双方多次协商后,由于资金数额问题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因涉及当事人人数较多,场面混乱,极易引起群体性事件,矛盾随时可能进一步激化。调解员施祖群一一安抚,耐心解释说明,公司法人当即表示资金到位即将发放所有工资,而且也会做出适当的经济补偿,并对工人们深深的表达了歉意。
◆徐汇区华芳调解室石顺芳
房屋漏水起纠纷 人民调解止纷争
童老夫妇及其他两家邻居怀疑隔壁202室的卫生间存在漏水,于是三家同时上门交涉,要求他们查找源头并修复,但由于该房屋是出租房,房客表示要修复必须找到他们房东。三户人家无奈之下来到了华发调委会请求调解。维修人员认为病因在202房浴缸下,提议将浴缸敲坏。为此202室居民坚决不同意,说假如浴缸敲掉后不是他们家漏水,损失谁来赔偿。调委会让物业维修人员对其他三家作了一次排除漏水的全面检查,并对202室提出赔偿方案。等敲开浴缸,发现缸底下全部溢满了积水。漏水源头终于找到,202室业主将浴缸改成淋浴房。
◆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赵启敏
两所联动 刑事纠纷巧化解
张某年逾70,子女不在身边,邻居王某经常上门照顾他的生活。后两人因公用位置的使用问题发生口角,争执时,王某致张某眼眶受伤。张某要求王某赔偿各种费用共计6万元。王某认为张某蛮不讲理,拒绝赔偿。上海市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介入调解,决定采取背对背的调解方式。在人民调解员赵启敏的帮助下,王某认识到错误,向张某道歉,并当面付给张某医药费等赔偿金共计5000元,张某也答应不再追究王某的刑事责任。双方握手言和。
◆杨浦区涉养老机构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钟美芳
柔性调解 助夕阳更美
离异多年的69岁沈老汉,曾患脑梗,生活无法自理,病情稳定后入住某敬老院。沈某多次投诉敬老院对其疏于照料,管束太多。院方称沈某经常不打招呼、擅自外出,并与沈某家属书面约定:在无人陪同的情况下不得独自离院外出。沈某不满,多次投诉并拖欠4个月服务费未支付。由于矛盾较激烈,区民政局将此纠纷委托至杨浦区涉养老机构纠纷调委会开展调解。调解员钟美芳经过细致走访,发现沈某是因感情的缺失导致其脾气暴躁。解铃还须系铃人,最终,从感情入手,打开沈某心结,圆满调解。
◆嘉定区江桥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周利民
醉酒猝死谁之责
郭某、曹某、王某、黄某四人系老乡朋友关系,在某次聚餐后,因郭某醉酒,其余三人将郭某送回家后离开。郭某因酒后呕吐物堵塞窒息死亡,家属认为三个朋友没有尽到照顾郭某的责任,要求赔偿90万元。双方在派出所进行协商未果后,向江桥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员周利民从人情和道德的角度出发,指出郭某应对自己喝酒后的安全负主要责任,朋友们将醉酒后的郭某送回家中,已尽到责任,但从人道主义角度考虑,可对其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偿,最终促成此次调解。
◆闵行区虹桥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诸晓红
店员身亡谁之过 调解及时促和解
2017年9月某日,某商城盛大开业,同日上午位于某街道的一条河浜中浮起一具男尸,经警方协查,该男尸系该商城某服装店员工李某。李某于两周前进店工作,但未签劳动合同。三天前,李某从店里出走未归。经法医鉴定为意外溺水死亡。李某家属聚集某商城,情绪激动,要讨说法。人民调解委员会主动及时介入,调解员诸晓红引导李某家属理性、合法维权,稳定家属情绪,多方协作,搭建协商平台。最终,矛盾双方达成一致,签署调解协议书。
优秀调解故事
◆黄浦区淮海中路街道人民调解工作室刘秀军
保姆受伤谁之过 析法明理分对错
◆杨浦区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孙仁元
对症下药 道交纠纷巧化解
◆浦东新区洋泾社区老娘舅调解工作室周金娣
突如其来的意外身亡谁担责
◆金山区人民调解中心朱爱莲
空调“伤人”六月寒 调解促情三冬暖
◆松江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杨海峰
和风细雨化矛盾 人民调解润人心
◆长宁区北新泾社区马路娣调解中心马路娣
帮助回归人员回乡安居
◆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王民本
兄弟阋墙为哪般
◆静安区大宁路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朱春香
突发伤亡纷争起 厘清头绪巧解疑
◆虹口区旧区改造人民调解委员会陈瑞荣(演讲人:王昌宁)
调解案中案 数年恩怨一朝化解
专家点评
上海市司法局基层工作处处长、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办公室主任商忠强在点评中对改革开放以来人民调解工作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并对人民调解员的表现作出高度评价,他表示,从家长里短发展到专业性需求很强的纠纷,人民调解的工作是不断发展的。他针对本次大赛发表了三点看法:一、人民调解工作是很不容易的,本次参赛的人民调解员都十分优秀;二、本次的调解故事都是调解员的亲身经历,是十分有感触的。这些调解故事讲出了人民调解员的艰辛;三、从今天参赛的故事来看,人民调解不但依法、更依据公序良俗。最后,他希望参赛的人民调解员的演讲能更加具有吸引力,展现自身形象。
上海市人民调解协会会长冯红梅在点评中表示,本次调解故事大赛十分精彩也十分成功,显示了人民调解员的光彩形象,同时,本次大赛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她认为,调解矛盾要用情用理用法,在过去,人民调解可能更多用情,而在依法治国的当下人民调解工作要更多地依法。人民调解员在工作中不断加强法律知识学习,要将法律知识运用到调解工作中去,要讲得合情合理。她表示,法律让人民调解更加有力量有后盾,所以人民调解员要加强法律知识学习。
上海市人民调解协会副会长陆金弟在对本次大赛的举办表示肯定之后,也针对人民调解工作提出了两点看法:一、纠纷是复杂的,调解过程是艰苦的,但调解员不要做担保人。因为一旦调解不成功,担保人是要承担责任的。二、调解过程中,调解员不能做保证。
上海政法学院法律学院院长、教授侯怀霞在点评时表示,上海政法学院是全国第一家开设法学人民调解方向的学校,致力于培养一支人民调解队伍。她认为,背靠背、面对面是调解工作的重要方法,特别是当双方情绪激动时,这种方法的运用十分有用。另外,她还表示,在调解过程中运用语言技巧也是十分重要,并向大家详细讲解了调解中肢体语言、手势运用、场所选择等运用的技巧和方法。
上海市司法局基层工作处副处长、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赖咸森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本次调解故事大赛的举办,以及人民调解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他认为,本次调解故事大赛有三大特点:调解案例丰富多样,类型广泛且具有代表性;参赛人员可以说是代表上海市人民调解员的最高水平;在本次参赛人员中女性比男性更多是客观事实。同时,他表示调解故事大赛是展示人民调解员工作风采的重要机会,他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并提高人民调解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本次大赛不仅让大家了解到基层人民调解员在共创和谐中所付出的辛苦与努力,也体现了他们拥有的智慧和丰富的法律知识。此外,他们运用独特的方式化解矛盾,还展现了他们以消除纷争的非诉讼解决方法将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魅力,他们用行动生动地阐释了“东方一枝花”常开不败。
(本版撰稿 魏跃明)
黄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