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外滩钟声》等打动黄浦区观众
2018-12-19 10:35:04发布64次查看
据黄浦区消息:本周,三部上海出品、上海取材、上海视角的电视剧《大浦东》《大江大河》《外滩钟声》陆续开播,带领观众从经济、金融、城建、生活等各层面重温改革开放之路。其中,由俞灏明、吴谨言、陈瑾、牛犇等主演的《外滩钟声》,讲述了黄浦江边的堤岸与大钟连着一座城的变迁故事。整个故事跨越30多年,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一直讲述到九十年代初,以细节写出城市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
最让黄浦观众感到亲切的是,《外滩钟声》的切口直接深入弄堂,落笔于细部。就像编剧李云良说的:普通人的平凡梦想,往往与时代风云、国家发展休戚相关。而涓滴汇成河,每一个梦想叠加,最终铸就时代的浪潮。
《外滩钟声》里的大事记不具姓名,却代表着一个时代的风潮。比如1978年高考,把一条弄堂里年轻人的命运导向了不同地方。
黄浦区中心医院骨科主任于沈敏也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至今还保存着40年前的高考准考证。当年如愿考入上海第二医学院医学系的他还记得,同班同学里,年龄最大的要年长自己13岁,他们中有的早已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这些年龄较大的同学有的原来是工厂工人、知识青年等,他们明白‘失去过,更懂得珍惜’的滋味,深感大学生活来之不易,分外珍惜宝贵的学习时光,读起书来非常卖力。他也发自肺腑地感叹,自己是幸运地赶上好时代的那一份子,在改革开放的浩荡东风中,展开了自己最好的人生。
家住新昌小区的裘阿姨一家每天按时守在电视机前,《外滩钟声》里那条名叫梧桐里的老弄堂,裘阿姨再熟悉不过了。我们就在这样的老弄堂里生活几十年了,身为经历过旧房改造的居民,她对老弄堂里发生的剧情感同身受。以前我们这公用厨房4户人家共用,真是‘一天世界’,墙壁上满是油污、地面上污水横流、头顶上各种电线乱接乱拉。自从老旧住房修缮改造展开后,如今公用厨房的墙壁上,浅黄色木板的储物柜一家一排,显得干干净净。地面上,白色素雅的瓷砖温馨又大方。以前乱接乱拉的电线,都被整齐地放进了天花板。现在这个厨房间,看上去舒服多了,我们每天走进走出也开心多了。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还是第一部在外滩钟楼里取景的电视剧。剧中,杜家三兄妹中的老大杜心生子承父业,在海关大楼里做一名守钟人。而现实生活中的守钟人魏云寺如今已年近六十,他24岁入职,32岁担任守钟人,是目前海关大钟唯一的守护者。每天,魏云寺都要上楼为机械做保养,攀爬177级台阶,再通过小道到达顶端的旗杆台升降旗,小小的平台上飘扬着外滩最高的一面五星红旗。
每次在这里眺望,自豪感油然而生。魏云寺总是这样说,就好像看见了这座城市里的千万百姓,伴着大钟的报时声同步走向美好生活。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