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有着深厚的双拥优抚工作基础,为了进一步推动军民深度融合,我区双拥优抚工作围绕“1+1”特色项目,即双拥小苑建设和关爱功臣活动,有效增强“军民一家,鱼水情深”的浓厚氛围。
一、“双拥小苑”点亮军民互动
2015年新一轮双拥模范创建以来,宝山区在各街镇推进“一镇一特色”项目建设。其中,吴淞街道充分利用驻地部队多、部队停偿服务后房屋空闲等资源,投入近200万元在三营房居民区建成了“双拥小苑”,于2017年6月正式启用。
吴淞街道双拥小苑
作为街道与部队开展双拥共建、服务优抚安置对象的工作平台,“双拥小苑”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50平方米,设有国防教育站、巧手工作坊、老兵俱乐部、兵妈妈爱心屋、兵娃娃学堂、优抚之家、拥军厨房、军嫂俱乐部、营房书屋、军民健身屋、双拥书画室、健康驿站共12个功能室,为部队官兵、军人家属、优抚对象及社区居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交流、国防教育、技能培训、运动健身、健康咨询等服务。
“双拥小苑”由街道联合部队组建团队常年进驻开展服务,共同打造吴淞社区双拥工作的服务品牌、服务项目、服务队伍。“双拥小苑”的建成和各类活动的开展,既体现了军地资源的优质整合、充分利用,又促使吴淞街道双拥工作更加制度化、常态化和长效化,不仅将拥军服务送到部队官兵“家门口”,方便了部队参与地方的便民服务、扶贫济困、志愿者行动等活动,又满足了优抚安置对象的多样化需求,切实解决了部队官兵的实际困难。2017年9月和11月,华师大课题调研组和市双拥模范创建调研考察组先后到“双拥小苑”参观,均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评价。
吴淞“双拥小苑”活动之一:老兵俱乐部
吴淞“双拥小苑”活动之二:金婚庆典
二、“关爱功臣”点亮暖心行动
在市民政局的指导下,我区积极探索优抚安置工作社会化的新路,依托社会力量,在各街镇开展“关爱功臣”活动,形成了由区民政局牵头组织,各街镇具体实施,相关方面协同配合、社会力量有效介入、社区资源优化整合、服务对象踊跃参与的优抚安置服务体系,在全区构建了一张“关爱功臣”的网络,并作为我区关爱优抚对象所开展的“暖心行动”。
自活动开展以来,通过认真规划、精心组织,结合优抚对象的尊重需求、归属需求、生活需求,各街镇创新设计并量身定制服务内容,各具特色地开展节日主题活动、社区活动、入户慰问等。同时,在区级层面,在全市创新实施“居家养老暖人心”项目,过政府补贴购买服务方式,自2014年开始至2016年共为4109名70周岁以上在乡复员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残疾军人四类重点优抚对象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使用经费共计182万余元。市拥军优属基金会宝山区分会,自2014年开始为我区60周岁以上的烈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在乡复员军人等三类优抚对象,分批进行免费体检,并先后组织450余名优抚对象开展“优抚对象看上海”活动,深受优抚对象的欢迎。
吴淞街道“关爱功臣”活动——趣味运动会
通过开展关爱功臣活动,有效疏导了对象的不满情绪、切实解决对象的实际困难,我区基本形成了政府、社会组织、优抚对象三位一体的优抚工作新格局。
宝山区民政局
2017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