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 松江“三农”发展亲历者说
2018-12-4 13:15:53发布50次查看
叶榭镇兴达村家庭农场主李军:
我于2009年开始经营家庭农场,改革开放给我带来的最切身的变化是工作和生活的改变。以前干农活普遍比较累,一年到头都依靠人工,没有好的机械。而现在,有了机农互助站,我承包了130亩农田,干活可比以前轻松多了。这几年我也有了更远的目标,今年还成立了合作社。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为此,我一有时间就钻在书堆里,闲暇时还外出取经,每年都会出去学习两三次,学习农业知识。我的儿媳妇王莉现在也参与家庭农场经营,他们年轻人懂得多,会把大米放到线上卖,拓宽了销售渠道,比起传统的客户口口相传,线上的销售更加方便和多元。现在,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产模式已经没有了,反倒是有城里人为了体验农耕文化,来我这里学人工插秧。前阵子,我在市区的一些朋友就带着孩子特地到我这里来体验插秧,这是小辈们从来没体验过的。
叶榭镇徐姚村村民张文军:
我是村里土生土长的村民,改革开放40年,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农村风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记得小时候上学路上到处是泥泞小路,稍不留神就会摔跤,现在你看水泥路、柏油路都修建好了,孩子上学的设施也比以前不知好了多少。农村的变化不仅是表面上那样翻天覆地,我们的业余娱乐方式上也丰富多彩。以前大家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晚上聚在一起聊聊天,缓解白天劳作的辛苦,现在家家户户有电视、有手机,村里篮球场、乒乓球室一应俱全,我们闲暇之余有了更健康的娱乐活动。除了娱乐外,交通工具更不用说了。在多年前,有辆摩托车就足以在村里自豪很久,你看现在家家户户谁家没有摩托车,甚至连小汽车都不稀罕了,到镇上、到城里方便得很。
泗泾镇叶星居民区居民查德全:
泗泾镇是在2013年成立农村集体经济联合社的,我也拿到了属于自己的《社员证》和股权本。当年集体资产还归镇所有,我们就一次性收到过几十万元补贴,真是开心。现在只要是泗泾本地人,每个人都是股民,每年都可以享受“分红”。根据农龄和拥有的土地,每家分到的股权数量也不同,我们家一共三口人,由于孩子还小所以总的股数不算多。2014年至2016年,每一股是6.13元,去年涨到了7.16元。据我所知,泗泾镇农村集体经济联合社社员享受农龄份额共46万多份,土地份额71万多份,按照这个数据,泗泾镇去年一共分红近850万元,全区14个镇级联合社一共分了2.75亿元,改革完成以来全区已累计分红10.14亿元。每年能分到多少钱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我做了几十年的农民,现在变成了居民,这真是我从来没想到过的。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