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虹桥镇:把垃圾分类新时尚办好办实
2018-11-30 12:54:37发布62次查看
习近平总书记在前不久调研上海时说过:“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我关注着这件事,希望上海抓实办好。”
生活垃圾分类,看似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垃圾一旦“住”错了地方,不仅给环境造成巨大伤害,还会给自身添堵。近日,区委书记朱芝松来到虹桥镇红春二公寓,实地查看并了解了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情况。本报记者徐恺凯
组织引导推进有序
“你们辛苦了,天冷了,要注意戴手套,记得不要冻着了啊。”在垃圾厢房边,朱芝松握着志愿者的手,在感谢之余,也提醒志愿者要注意自身的保暖。
红春二公寓是一个动迁小区,为了更好地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小区成立了垃圾分类指导小组,42名成员每月分班轮岗。每天志愿者都会定时定点守候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旁,指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提高垃圾分类正确率。
据了解,目前该小区已完成3个标准化垃圾分类厢房的硬件建设。在垃圾厢房内,设置了4个不同的垃圾投放口,其上绘制了详细的分类细则。垃圾分类主要还是靠居民个人来操作完成,志愿者目前起到的主要是引导和指导作用。
日前,《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提交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7次会议审议。据悉,本次修改中关键一点就是强化政府推进垃圾管理的责任要求。根据《条例(草案)》,“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是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责任主体,应当将生活垃圾分别投放至相应的收集容器,不得随意丢弃垃圾”。
闵行在推进垃圾分类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强化居民的这种主体责任意识。
方便居民主动参与
据悉,红春二公寓在已经建成的生活垃圾集中投放点基础上,还将其升级成“两网融合”回收服务网点(“两网”是指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网和生活源再生资源回收网)。回收服务点除了具有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功能外,还进一步放大对可回收物等回收再利用功能。
“现在这样安全多了。”“固定时间来回收,我们也不用专门候着回收人员。”“有了固定的地点,还有透明的价格,我们也不用讨价还价,也不怕短斤缺两了。”记者在现场看到,居民们拿出家里的黄纸板、报纸、饮料瓶等可回收物,回收人员根据相应价格对物品进行回收。而这些价格则在旁边的公示板上一一标出。
红春二公寓是闵行区目前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过程的一个“缩影”。
自上海市“十三五”规划提出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闵行就已经将垃圾分类工作列入重点项目展开。今年,还发布了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计划明确了提升源头管理、落实专项收运、增强分类实效三大任务,提出了分阶段分目标完成,力争到2020年底前,实现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全区覆盖。
朱芝松在考察结束后表示,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在社区,希望凝聚社区各方力量,把垃圾分类新时尚办好办实。垃圾分类的工作推进,要以方便居民为重,从而不断提升主动性、积极性、参与度。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