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展风采引领教学促成长——记真如文英中心小学开展上海市体育青年骨干教师研究观摩活动
2018-11-26 0:00:00发布78次查看
11月15日,真如文英中心小学开展以“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兴趣化设计与实施”为主题的研究观摩教研活动。来自上海市小学体育与健身青年骨干教师高研班、上海市小学体育与健身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以及浦东新区新农村优秀教师培训班近80名学员在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研修与基地资源部主任陈飈老师、普陀区体育教研员陶霞老师以及薄全锋老师(小学《体育与健身》教材主编)的带领下,参加了此次观摩活动。旨在积极推进以整体性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强化体育课堂的育人功能,进一步提升体育青年教师专业素养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立足点。课堂永远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最基本、最核心的平台,更是青年教师的练武场。
“g……”一声哨响,首先由我校柳永敏老师为大家演绎了一堂精彩纷呈研究课《篮球校本课程——1、技能:传球(胸前、击地、头上)2、体能:腰腹力量(仰卧起坐)》。柳老师通过游戏和比赛的形式,把较为枯燥的传球技术练习和仰卧起坐体能练习,变得生动形象;通过创设相关的情景开展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整堂课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灵动地展开课堂教学,有效引领并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柳老师精彩的课堂展示给与会老师提供很多学习的亮点,也给听课老师留下很多值得思考、研究的话题。研究课之后所有学员在专家带领下开展评议、评课等教学研讨活动。
区体育教研员陶霞老师主持了大组交流环节。陶霞老师针对本次实践课堂指出:作为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只有不断通过课堂实践来提升自身素养,通过精读课程标准,开发适合本校实际的校本课程,才能把小学兴趣化落实到每一节课中,这也是开展此次活动的目的所在。
随后陈飈老师向研修班的学员提出了要精读课程标准的要求:基础型课程以掌握知识技能为主,夯实基础,而拓展型课程,更强调实践和体验。低年级以情景化为主,中高年级侧重自主的感受和体验,体育4+2改革后,校本课程的内容,更要结合学校的特征特点,明确目标的定位。
薄全锋老师对所有学员提出了三个问题让学生们思考,“你认为课堂中哪个环节最能体现出兴趣化教学?你认为课堂中哪些环节,体现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健身?你认为课堂中教学设计的环节有没有围绕重难点展开?”这些问题引起了学员们的热议,研修班学员探究的气氛热烈而严谨,学员们都能把自己对课的理解、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抛出来,供大家思考、学习,这种积极探讨、踊跃抛出自己观点、建议的研讨活动,深得学员们的喜欢,与其说这是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不如说这是一次思想的碰撞、理念的交流、实践的展示,更是教育情感的交流!
此次活动既是骨干教师个人积淀、教学技能、教学特色的展示,同时也是学校作为普陀区首批小学体育兴趣化课程改革试点校和上海市第二批小学体育兴趣化课程改革试点校,在学校“体验成功、快乐成长”办学理念的支撑下,对于学校体育兴趣化教学改革的一次考量。近几年来,学校在区教研员和专家的引领下,以“动趣相连,以趣促动”为策略,坚持开展“基于标准的教学改革”,以课堂为抓手从而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素质全面协调发展,满足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需要,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普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