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长三角“科交会”要来了!嘉定苏州温州“粮票”将互通,跨区域科创“飞地”正培育
摘要: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嘉定都会与兄弟城市共同联动,积极打造长三角“科交会”这个科技服务品牌,让科技创新高度、速度和浓度进一步提质增效。
176家企业将参展,13场论坛路演活动将举行,一批科技成果将集中转化交易——11月28日至30日,首届长三角科技交易博览会(下简称“科交会”)将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举办,嘉定将联手苏州、温州,共同演绎长三角科技协同创新“实力秀”。
此次“科交会”将聚焦新能源、信息技术、高端制造、健康医疗四大产业,包括2018中国长三角创新服务贸易论坛、2018年中国科学院专利竞价(拍卖)会上海专场、2018精准医学产业化(上海)高峰论坛、长三角数字经济协同发展高峰论坛暨长三角5g产业应用创新联盟成立大会、长三角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开发及验证测试技术论坛等活动将一一呈现。
嘉定、苏州和温州,三地间的科技创新如何能更高效地协同?记者了解到,借“科交会”举办之机,三地尝试打破行政壁垒,推出首批科技创新资源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开放共享共用,并以“双创券”平台(信息系统)为共享共用载体,为三地科技企业提供技术资源服务,让企业以更低成本地跨区域使用科技资源。目前,在确立了“双创券”的跨区域通认通用机制及各地资源统一标准后,首批共享的资源涵盖三地高校院所、检验检测机构、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30家,提供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仪器1705台,创新创业服务项目309条。
双创“粮票”的互通,将促进不同区域间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合作,助推区域间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比如,上海市硅酸盐所中试基地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精密加工技术服务平台在无机非金属领域已达国内领先水平,一项发明专利曾获评中国专利优秀奖。该公司为江苏尚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碘化铯阵列产品进行了重大技术革新,实现成品率的飞跃性提升,助推江苏尚飞在安检机用探测器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居国内之首。
科技创新不能“关起门来自己搞”,而要借八方之力。记者了解到,嘉定聚焦区域交流合作,跨区域试点合作产业创新园区,培育科创“飞地”,积极利用长三角城市资源,共同应对未来发展。目前,南翔乐清产业园、安亭瑞安产业园和嘉定太仓产业园已揭牌,已经签约和有意向签约入驻的企业有近20家。“在科技创新助推产业发展方面,各地均有优势、劣势。共建产业创新园区,有利于放大各地的优势、弥补各地的劣势,实现共赢共荣。”嘉定区委常委、副区长沈华棣告诉记者。
汽车产业一直是嘉定的闪亮名片。去年,嘉定完成汽车产业产值4358.3亿元,同比增长12.1%。随着大众meb、沃尔沃、上汽—阿里汽车、驭势科技等一批新能源和智能化汽车领军企业加速集聚,国际化、多品牌、多业态的汽车产业体系在嘉定基本形成。未来,汽车产业有望成为长三角区域的新名片。本次“科交会”上,长三角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将正式揭牌成立。该联盟将通过联合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区域创新服务中心等协同创新平台,联合创建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支持企业承担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培育完善长三角区域汽车产业互融互通、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良好环境。
记者了解到,今年1至9月,嘉定区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为10384件和7390件,位列全市第三位。沈华棣说,此次“科交会”是嘉定全面建设长三角创新技术策源地、创新资源集散地和创新成果转化地的重要平台,更是嘉定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创新活力之城、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环。“60年前的1958年,嘉定被确定为上海科学卫星城。今天的嘉定,是一座融合了科技+人才+产业新高地的活力之城。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嘉定都会与兄弟城市共同联动,积极打造长三角‘科交会’这个科技服务品牌,让科技创新高度、速度和浓度进一步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