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遵守乘客守则,不要在车厢饮食。”这句地铁车厢内的广播提醒语,2014年开始就一直在上海地铁车厢内响起。最近有市民乘客反映:“车厢里有人韭菜大饼照吃不误啊,吃东西现象又‘复发’了。”
上周早高峰时分,1号线车厢内,一位女乘客拿着杯子喝豆浆,不小心将豆浆滴在旁边一位男乘客的皮包上,随即引起一场争吵。此事传到网上引发热议。
乘客大妈饮食的镜头
记者观察发现,乘客在地铁车厢内“大快朵颐”的现象屡见不鲜。对此,12号线斜土路站站务员也予以了证实,“地铁车厢里吃东西现象的确存在已久。乘客的不文明行为显然违反了《地铁守则》规定。”
他表示,在车厢内,不时会有安保巡视,一旦发现乘客有饮食行为会予以劝阻,可是安保人手有限,不可能在每趟列车内都有布置,而站务员又鞭长莫及,难以有效“干预”。“我们在站台上执勤,看到车厢内有乘客饮食会上前劝阻,等我们退出车厢,乘客又开始照吃不误。”对于乘客地铁内饮食屡禁不止的情况,站务员面露无奈。
据了解,地铁内车厢壁上都贴有《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其中十一条明示:“乘客应当自觉保持车站、车厢文明的卫生,不得在列车车厢内饮食。”然而,据上海地铁介绍,地铁禁食令还没有上升到法律法规的禁绝。
自从车厢不能饮食在乘客守则上明示后,伴随着一波宣传热潮,车厢饮食现象的确有好转,但最近的“回潮”事件却又有所增多。
车厢饮食现象主要发生在上班早高峰期间和下午学生放学时间。记者看到,早高峰期间的1号线、2号线内,均有青年上班族在闷着头吃早点。
上班族车厢内吃早点是否能原谅?
站务员
车厢空间相对封闭且人多,若在车厢内饮食,不仅对身体无益也会对其他乘客造成困扰。上班族早上早起几分钟,挤出的不仅是吃早餐的时间,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
如果饮食的同时影响了其他乘客,或污染了公共环境,这是不允许的,而喝矿泉水或因为其他特殊原因需要饮食,应该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