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杨浦:“爱的黄丝带”法治宣传教育进社区 帮扶更有温度

2018-11-22 10:30:07发布48次查看

“27岁时,我沾染上了毒品,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37岁的刑满释放人员白某(化名)以演讲的形式回顾自己过去十年的人生经历。11月19日,“爱的黄丝带”法治宣传教育进社区活动(杨浦专场)在延吉新村街道举行,活动旨在提高社区服刑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以下简称“两类人员”)的法治意识,降低重犯率,同时提升社会安置帮扶工作的知晓度和影响力,帮助“两类人员”切实解决回归难问题。
  活动中,市“爱的黄丝带”艺术团的演员们通过诗朗诵、说唱、情景剧、演讲等艺术形式,表现社区帮教人员对“两类人员”的帮教帮扶。“等到回归社会,我成了一名无生活来源、无固定住所、无业可就的’三无’人员,找工作屡屡碰壁,网吧成了我经常过夜的场所,我几乎失去了生活的希望”,白某说,“在相关单位和志愿者的帮助下,如今的我拥有了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摆脱了心理阴影,杜绝了毒瘾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诱惑,走上了一条远离毒品、重塑人生的阳光大道。”
  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两类人员’多存在生活困难、就业困难、心理障碍、家庭关系紧张、人际交往障碍、社会适应障碍等一系列问题,不但影响其顺利回归社会,更容易诱发重蹈覆辙。很多人不知道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的存在,不了解‘两类人员’可从司法部门、社区矫正科、帮扶志愿者等处寻求帮助,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演出和展板的形式,宣传法律法规、提升‘两类人员’法治意识的同时,也让更多人知晓社会安置帮扶工作,从而更好地帮助‘两类人员’回归社会、融入社会。”
  “去年4月,我们经过排查发现,新江湾城街道辖区内的一名刑满释放人员张某(化名),年龄大、身体状况不佳,且没有一技之长,生活困难。”区司法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了解情况后,街道司法所会同帮教志愿者对其展开帮扶,根据张某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安置帮教方案,“帮教人员不定期对张某开展走访、慰问,帮助其向区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申请补助等,最终,张某顺利渡过了安置帮教期。”
  据统计,五年来,区司法局联合区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以及全区12个街道(镇)的司法所,针对“两类人员”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安置措施。对于生活困难、无就业能力的对象,尤其是无生活来源、无固定住所、无业可就的“三无”人员,尽力为其提供各方面的帮助。同时,由各街道(镇)的司法所协调相关部门给予一定的救助措施,更重要的是鼓励、协助“两类人员”参与再就业。此外,对其未成年子女,开展“一对一”结对关爱教育工作。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