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上海市老干部迎春茶话会”的舞台上,一个名为《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歌舞表演格外引人注目,因为这支舞蹈的表演者都是金山卫镇金康居民区的阿姨们,那一张张真诚的笑脸上,洋溢着当代农民奔小康的满满获得感和幸福感。
这支舞蹈队叫康馨舞蹈队,阿姨们平均年龄55岁,2010年,由退休又失地的周勤华组建。这支“草根”舞蹈队“接地气”的表演,受到本地居民的欢迎,很多节目加入了金山区镇级配送,供村民“点单”。这之后,区文化资源配送中心每年会给予她们资金上的扶持,也会为她们安排一些演出机会。
为不断加强公共文化资源库建设,区配管中心在充分挖掘调动本土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培养业余文化团队成长,以百姓需求为向导,引导配送团队创新文化配送项目,满足百姓多元文化需求。今年,通过公开招募、集中评审,金山共有12支本土团队、21个配送项目被纳入区级配送,104支本土团队、132个项目被纳入镇级配送,项目种类丰富,包含了文艺演出、讲座、展览、活动等,真正做到了“群众的节目群众演”。
为了提高本土团队的技艺和水平,区配管中心专门为她们派送专业指导老师,教她们舞蹈、声乐、表演,让她们成长得更快。
另外,为吸纳更多的文化爱好者、市民百姓参与文化配送服务,今年,区配管中心大胆创新,在全区范围内招募各行各业的志愿者,特别成立文化配送巡查小分队,通过考核、培训,目前共有129名志愿者走上巡查岗位,这些志愿者实行定人、定点、定区域按计划巡查,并按月形成巡查报告。在巡查过程中,开展问卷调查、问需于民,对配送资源、配送承接单位进行多维度评估,提升配送服务效能。
文化作为丰富老百姓生活的重要手段,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我们让群众演、给群众看、让群众监督,我们的文化配送工作就是要让群众唱主角。”区文化资源配送管理中心主任孔祥武表示,公共文化内容配送工作的落脚点是人民群众,要把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接地气的、记得住、可传承的优秀文化配送到家门口和田间地头,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