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镇,花灯璀璨。11月18日晚,2018第七届中国?朱泾花灯节暨“朱泾杯”长三角花灯艺术展演在金山区朱泾镇举行,来自长三角地区的10多个民间花灯艺术团队齐聚一堂,用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深情祝福祖国繁荣昌盛,为观众献上了精彩纷呈的花灯歌舞盛宴。
吉祥如意的花灯再度点亮,唱响改革开放40年的新时代发展旋律。展演在开场舞《过节了》、《新时代 花灯情》中拉开序幕,欢乐喜庆的节奏和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一下子感染了在场观众。当天来到现场表演的,除了来自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宝山区罗店镇和奉贤区的花灯表演队,还有来自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等地区的文艺团队。
在一两个小时的演出中,《龙凤呈祥瑞朱泾》、《灯彩流韵》、《火红的灯笼》,以及滚灯《黎明》、东至花灯《五马跑朝》等节目轮番登场,欢快的人们、活力的灯舞,表达了百姓对改革开放40年来丰硕成果的由衷赞美,也呈现了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以及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珍惜与向往……
当晚,上海市文化部门领导为朱泾镇正式授牌“上海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同时,沪苏浙皖四地民间花灯艺术组织也共同启动“长三角民间花灯艺术发展联盟”,今后将一起创新探索“文化联姻、花灯联盟、区域联动”工作机制。
据介绍,被誉为民俗文化“活化石”的“朱泾花灯”,起于南北朝,盛于明清,是上海西南地区人们世代传承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多年来,朱泾镇以“非遗+节庆”为主线,在实践中深入探索朱泾花灯保护传承的创新形式与丰富内涵,提出“五个一工程”,即组建一批花灯艺术团队、创作一批花灯文艺作品、建立一批花灯传习基地、形成一批花灯文化景观、举办一些系列花灯文化活动。这样的花灯文化活态传承,让百姓在“赏非遗之美、探传承之道”的同时,也更好地记住了美丽乡愁,增添了文化自信。
近年,“朱泾花灯会”已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朱泾花灯节”则被评为上海市公共文化建设创新项目。自2012年举办首届花灯节以来,朱泾镇迄今已连续举办七届花灯节,花灯成了当地重要的乡土文化符号、“一镇一品”特色文化品牌。跳花灯舞、唱花灯歌、学扎花灯……花灯节已成为朱泾镇百姓翘首盼望的本土文化大节。
花灯点亮城乡,花灯文化走进家园、田园、校园,切实融入百姓生活。如今,朱泾花灯更是从一家“独唱”变为长三角“合唱”。本届花灯节上新成立的“长三角民间花灯艺术发展联盟”,将充分发挥沪苏浙皖四地民间花灯文化的优势和特色,推动长三角地区民间花灯艺术的挖掘和运用,并共同搭建起区域一体化民间花灯文化展示平台和研究平台,积极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区域民间艺术文化品牌,推动文化共荣,实现文化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