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广中路街道探索“社区综合执法”新机制
2018-11-15 15:25:49发布54次查看
日前,同心路一家炒货店把刚炒好的栗子等放在店门前人行道上,不出5分钟,店主手机上就收到一条来自虹口区广中路街道综合管理指挥平台的提醒:你的跨门营业行为已违反《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有关规定,请在收到本通知后5分钟内自行整改。如不整改,10分钟内,综合管理巡查队将上门劝导和执法。
广中路街道综合管理指挥中心离同心路上的这家炒货店有一公里路,指挥中心怎么会这么快就发现了这一跨门营业行为?该指挥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因为街道在这附近安装了无桩“电子围栏”感应设备,一旦店面前人行道或马路上有跨门营业行为,综合管理指挥平台上会立即发出警报。今年起,作为上海智慧城市建设试点街道之一的广中路街道,在辖区内的水电路300号、花园路175号、黄山路99号等地安装了无桩“电子围栏”感应设备,目前已在35个社区生活场景中安装了3600余个。这些“电子围栏”感应设备,承载着社区的公共安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功能,被人称为社区的“千里眼顺风耳”。
广中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欧阳小平介绍说,广中社区是个老社区,在城区治理难度上,问题的发现和处置多有被动和滞后;各个部门条线的数据平台之间存在信息不互通、不对称现象;城市管理、执法等各支队伍统筹调度较难。该街道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城市管理这一难题入手,探索“社区综合执法”新机制。
据了解,广中路街道设立了“一个中心、三支队伍”(综合管理指挥中心、综合管理执法队、综合管理巡查队、小区巡查队)。新机制建立后,辖区内案件平均处置时间从试点前五六天缩至两三天,案件处置及时完成率达到94.21%。今年上半年,12345市民服务热线满意率月平均值提高近6个百分点。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