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未成年人生活的第一环境,但家庭教育仅依靠家长单方面的努力显然是不够的,还需借助学校及社会多方面的力量,形成育人合力。日前,市教委公布“上海市第二批家庭教育示范校”名单,全市共有199所中小幼学校、5所中职校荣登榜单,其中包括浦东的38所学校。至此,浦东新区的市级家庭教育示范校数量增至39所。
上海市家庭教育示范校评选始于2017年。在学校自评、各区推荐的基础上,去年,全市共评选出首批市级家庭教育示范校16所,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上榜。今年,浦东又有38所学校被评为市级家庭教育示范校,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段。
记者发现,这些学校结合学生特点、家长需求和校本特色,在丰富家庭教育工作内涵、拓宽家庭教育工作外延等方面开展了不少创新实践,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浦东新区东昌幼儿园借鉴求医问诊的经验,总结归纳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望闻问切”家庭教育诊疗法。园方根据家长困惑按需组团,创立了一般问题的“门诊专科”诊疗法以及紧急问题的“急诊专科”诊疗法,大大提升了家庭教育的指导成效。上海市浦师附小编制《与孩子共同成长》家庭教育指导读本,鼓励家长记录孩子小学生活的点滴,用发展的眼光去关注孩子的成长,并通过“书香伴成长”这一特色项目的创建,促进家校形成良好的共育关系。上海市洋泾中学充分借助家长资源推动学生的“生涯教育”,让在校高中生有机会走出课堂、了解社会,零距离感受企业文化。
除了市级家庭教育示范校,浦东新区于去年和今年还同步评选出了两批区级家庭教育示范校。目前,新区共有50所区级家庭教育示范校。浦东新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何让家庭教育不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事,而是充分发挥教育部门的主导作用,建立长效机制,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形成合力,形成全方位的育人格局,是近年来浦东新区积极探索实践的课题。
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浦东中小幼学校因校制宜、因材施教,通过举办家庭教育讲座等多种形式,满足家长对于科学家庭教育理念的多元需求。在家长自治组织建设、自主学习提升方面,新区通过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建设的实施意见》,积极推动家长委员会建设,完善“学校、年级、班级”家长自主管理机制,深入开展家庭教育知识的学习。在家长和学校协作组织建设方面,各中小幼学校家委会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成为学校和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同时给教育工作提出不少合理化建议,化解家长与学校的一些矛盾及疑难问题。
浦东还在全市率先提出建立“年级教师家长协作委员会”,着力解决同年级学生的教育共性问题。同时,在学校和社区协作组织建设方面,倡导建立“学校社区协作委员会”,促使学校与社区在相互没有隶属关系的情况下,实现平等沟通与合作。近年来,浦东教育系统还联合新区妇联及新区文明办,积极探索建立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系统,创办了“空中父母学堂”微信公众平台、“空中父母学堂”广播互动平台、“非常家长慧”公益讲座平台,提供“日读、周问、月听”的育儿服务,受到家长的欢迎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