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vex机器人大赛暨vex世锦赛中国选拔赛在上海交通大学霍英东体育中心举办,此次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国15个省或直辖市的260余支队伍参赛。来自西南位育中学本部和国际部的5位学生代表学校参加了vex edr 机器人技能挑战赛高中组的比赛。
比赛时,两个参赛队的机器人在一定时间内要完成打旗帜、翻盘子和抢登高台三项任务(分自动和手控两部分),以比赛结束时站在高台上的机器人为优胜者。西位代表队的机器人表现出色,以其机械结构和编程方面的独到之处,最终获得了“创新奖”的殊荣(高中组仅五支参赛队获该奖项)。西南位育中学vex机器人代表队曾获得过华东赛区季军的好成绩,而此次获得的专项奖是得到赛事评委会的肯定而特别颁发的,意义尤为深远。
此次比赛西位代表队共有5名队员组成,他们各司其职,分工合作。这是一项需要团队磨合,互相配合的比赛。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参赛队员利用每周的vex机器人社团课以及大量课余时间制作调试机器人;尤其是赛前强化训练,挑灯夜战更是家常便饭。5名队员分别是来自高二5班的邱艺凝和李美琳,国际部10年级的林靖涛、于俊朴和陆则帆同学。
作为比赛中负责操控机器与编写手动控制程序的绝对主力,邱艺凝同学谦虚地表示,在每一轮比赛前都需要与队友进行交流,分析对手优劣,从而确定战术。赛场上节奏瞬息万变,刹那便能扭转战局,要做到因敌变化而取胜。在程序上,通过类比bios系统编写了断连保护程序,使机器在重连时能最快返回战斗;同时,在电机速控中引入高速保护与杆量控制等程序,能较大程度上保护硬件,使控制程序趋于完善。这也是获奖的“创新”点之一。
而国际部10年级的林靖涛同学则负责机械结构方面的工作,比赛中他的任务是介绍机器的结构以及战术指挥。他的机械结构设计给评委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我的职务非常重要,所以一丝都不能懈怠。在比赛中我们所有人都团结一心,做好各自的份内工作,才使我们获得了创新奖。”
同样来自国际部的于俊朴同学是机器人社的编程手,主要负责自动部分。这次,他的自动部分没有出太多问题,也针对打法策略而对自动程序进行了一定的优化,相比之前的程序更加稳定了。
而陆则帆是这次比赛的检修,负责机器赛前的准备。比如更换电池,更换赛牌,确认螺丝是否拧紧,电机有无松动等。这些检修工作对于一支队伍能否顺利比赛至关重要。同时,他也帮助搬运机器,盯紧比赛时间,即时提醒操作手去比赛,帮助寻找同一联队的队友。
高二5班的李美琳同学在社团里主要负责工程日志等文字的撰写工作,她所撰写的工程日志以最简明的语言展示了他们设计制作的机器人的成长史,从中积累经验,逐步完善,精益求精,最终使整个团队收获了奖杯。
此次大赛吸引了新华社、新闻晨报、上海电视台等十多家媒体的竞相报道。西南位育中学参赛队的上佳表现与西位多年来开展机器人活动、初高中一贯制的培养模式密不可分。西位在初中即开设机器人校本课程,高中有vex机器人社团。在原学校科技总指导叶新建老师、陈路蛟老师、刘颖斌老师的薪火相传接力下,经验丰富的李启晨老师(现任科技总指导)带领学生奋战在第一线,不畏辛劳,屡创佳绩,吸引了越多越多的学生关注和参与机器人活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接触和了解科技前沿。
(责编:毛天行;摄影:邱艺凝;责审: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