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晶晶)亲子摄影作品、民族风装饰、读书标语、养生绿植景观……大宁路街道延长中路451弄小区楼道内各具特色的装饰,成了居民之间津津乐道的话题,还有其他居民区的居民特地赶来参观。原来这是小区开展的“楼组整治美化”行动让老小区开启了“美颜模式”。居民李伯伯告诉记者,自从开展“星级楼组评选”活动和小区文明创建以来,社区内的楼道亮了、环境美了、居民间的交往多了、邻里也更加和睦了。
调研聚焦“高频词”
大宁路街道在开展大调研期间,对标文明小区创建的要求,深入各居民区、群众家庭、业委会、物业公司,查问题、听民意、解民忧。其中,楼道堆物一直是社区居民提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也是居委、街道最头疼的整治项目。
“楼道是我们进出的必经之路,遇到火灾、急救都是从这里走的。本来路就不宽敞了,堆了东西以后更加拥挤了,不但影响美观,这简直就是一颗‘定时炸弹’。”居民陈阿姨说,“我们楼道里老人、小孩很多,堆物太多大家很容易磕磕碰碰,不太安全。而且很多物品都是易燃物,万一着火了,后果不堪设想。”街道大调研期间,也收到了不少居民类似的反馈。
下定决心攻克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疑难杂症,大宁路街道创新社区工作载体,提出了“小区文明创建从楼道抓起”的工作思路,在各个小区推进楼组建设,力求以“文明楼道”创建活动为切入点,做到以点带面、点面联动,推进文明小区创建向纵深发展。
451弄居委会说干就干,下定决心要和小区的楼道堆物问题来个“了断”,连续一个月每周二、四联合物业、党员、楼组长、楼组自治群的志愿者对楼道内的自行车、堆物进行大扫除。遇到一些比较固执的居民就请来社区民警一起做思想工作,“我也是一名社区志愿者,小区环境变得清爽需要我们大家的努力,环境好我们住着也舒服。”居民李伯伯表示,整治期间社区方方面面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居民们都充满了干劲。
同时街道通过第三方社会组织,在居委会的配合下对居民楼组实施环境改造指导,对居民楼内开展净化、美化、优化,并添置了可折叠的“爱心座椅”。目前辖区中已有不少小区实行了楼组整治美化,这让居民看到创建了“文明楼道”的好处,从而可以引导居民自觉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
楼道开启“美颜模式”
在整治完成后,居民们再次汇聚在一起群策群力,构思如何美化楼道环境,打造特色楼道。6号楼的楼组长说楼内居民都爱阅读,他们就做阅读学习主题;7号楼好多阿姨都是社区手工队的成员,就以手工民族风为主题;32号楼喜欢摄影的居民多、孩子多,就设置了摄影亲子照片墙;30号楼居民都是养生达人,就以绿植养生为主进行布置……
“走进现在的楼道,如同走进了文化长廊,感觉回家的路都变成了一种享受。”“有一次,买完菜回家,一边走一边欣赏,不知不觉多上了一层楼。”“上楼下楼时看一看书画作品,进进出出间读一读楹联诗句,也是一种文化浸染。”居民们说起自己楼道里的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大宁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楼道的整治美化,不但美化了小区楼道环境,让居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熏陶,有效提高了居民创建文明小区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同时以楼道为单位开展活动,也实现了“邻里三相”即“相认、相知、相助”,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增强了大宁社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据悉,大宁路街道将继续打造特色文化楼道,充分展示每个楼道的特色,让每栋楼都有主题、有个性,并广泛动员居民积极展示才艺,让楼道成为一个展现居民精神风貌的长廊,充分发挥居民在建设中的能动作用,提升文化渗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