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邢蓓琳)今年年初,石门二路街道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经过前期调研排摸后,将街道辖区内3家机关企事业单位、2个公共机构、6所学校、8个大型商务楼宇及1个菜场,共20个单位列为第一批推进单位生活垃圾分类的单位。经过半年的积极推进,首批推进单位制定并实施的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措施成效明显,石门二路街道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管理新模式也初步形成。
分类减量有实效
为了确保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减量能够取得看得见的成效,石门二路街道一方面建立起每月检查考评机制,每月开展检查考评,指导推进单位做好拾遗补缺的整改工作,另一方面对于实践证明较有成效的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新方法、新措施在街道辖区内加以推广和提倡。正是在鼓励大家“百花齐放”的良好氛围中,涌现出了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688广场等多家积极参与并取得实效的单位。
记者从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了解到,该馆经过前期细致的调查研究,将馆内产生的生活垃圾分成了餐巾纸、果皮果核、塑料瓶共三个类别,并以此为依据,更新了馆各处垃圾桶的分类标识。除了在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配置贴有标识的垃圾桶外,自然博物馆在垃圾厢房管理上也实现了精细化管理,包括馆内各部门产生的垃圾必须在规定时间段内驳运到垃圾厢房集中存放,每天产生的垃圾也必须做到日产日清,在规定时间点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等。一整套完整的垃圾清运制度体系,保证了垃圾清运全过程流程化、制度化、规范化。
688广场是恒基兆业集团旗下上海知名商务楼宇,物业管理方为第一太平戴维斯物业顾问(北京)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大厦自开业起就进行了垃圾分类管理,确保垃圾日产日清。今年,大厦还启动了上海市物业管理优秀示范项目计划,以创优为引导,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及操作程序,并在今年9月,获评上海市优秀物业管理示范大厦。大厦管理中心改进现有管理方法,将每日清运台账以卡片形式上墙,并安排专人监督检查,专人收集,使得垃圾清运台账清晰公开。同时,对垃圾房内原有的垃圾分类标识标牌进行颜色区分,加强分类区域的辨识度,并在垃圾房内设置专项垃圾收集容器。管理中心还积极收集垃圾分类知识,通过邮件告知大厦每家租户,提高办公楼人员的认知度,另外还升级了楼层垃圾收集区域标识,将标识细化,方便租户进行垃圾分类倾倒。
根植环保理念
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最根本就是要提高社会公众对于垃圾减量分类的知晓度,让环保理念深深扎根在每个人的心中。今年上半年,街道多次采用“垃圾分类午间沙龙活动”的形式,利用午间的“碎片化”时间,在单位公共区域,开展宣传和小型游戏等互动体验,让职工爱上分类,主动分类,提高垃圾分类效果。同时加强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专业培训,既有以单位强制分类政策规定及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具体操作指南等为内容的集中培训,也有面向保洁员、分拣员等人员的一对一单独指导。
育才初级中学通过学校多部门的协同发力,推动学校垃圾分类工作进入良性发展轨道,从思想教育、环境布置、窗口宣传、设施配备等各个层面为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学校坚持每周对各班垃圾分类的情况进行检查,适时进行指导反馈,并建立和实施评优机制,鼓励先进,促使更多学生重视垃圾分类工作。此外,学校还与环保公司联系,引入可回收垃圾“拾尚包”项目,每周对班级的可回收物进行回收计量。通过这些长效机制建立,将垃圾分类的环保理念深深根植到每个孩子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