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邢蓓琳)10月26日,“中医中药中国行·静安中医药发展高峰论坛”在静安举行。区委书记、区长陆晓栋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演讲。副区长鲍英菁发布《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静安宣言》。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上海市医学会会长徐建光,市卫计委副主任张怀琼,区政协副主席、区卫计委主任叶强等出席论坛。
陆晓栋在题为《推进静安中医药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报告中表示,静安区是全国首批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首批“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上海市中医药家庭医生服务试点区,已经形成以市、区级中医医院为龙头,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内设中医科和“老字号”雷允上西区公司等中医药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民营中医门诊部为补充的三级保障体系。静安区希望能够为全市层面的中医药事业发展贡献一点静安思路、方法。
陆晓栋指出,静安中医药事业发展将聚焦国家战略,始终把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纳入区域发展重点工作之中加以部署。到“十三五”末,区域中医药服务网络将提高一个能级;聚焦人民健康,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预防保健方面的主导作用、在慢性疾病康复方面的核心作用和在重大疾病治疗方面协同作用;聚焦传承创新,推进中医药事业创新性发展,打造静安中医药文化传播交流的新模式,推进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挖掘具有代表性、富有当代价值的中医药文化精华,讲好中医药故事;聚焦深化改革,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建设,走出一条具有静安特色的健康事业发展之路。
本次论坛围绕“健康中国”“健康上海”“健康静安”建设,以“实施健康静安战略,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为主题,邀请众多行业专家学者共同研讨、剖析目前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就推动中医药和健康产业发展、继承好、发展好中医药,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议题,展开激烈的探讨,并为优化静安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促进静安中医药事业繁荣发展建言献策。
论坛发布的《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静安宣言》也表明,静安区将努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打造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特色品牌;继承创新、突出特色,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在创新中不断形成新特色、新优势;深化改革、激发活力,改革完善中医药发展体制机制,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激发中医药发展的潜力和活力;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中医与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在开放中发展中医药,不断增强中医药发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记者还从论坛上获悉,目前,静安区拥有3家全国综合性医院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上海市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静安区中医医院新院预计将在202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保留延长中路288号老院区。静安区中医医院新院是区卫计委在“十三五”期间启动的区中医医院新建工程,总建筑面积18385.3平方米,拥有200张床位。新院区以中西医门诊、医技、住院为主,将重点发展心病科、脑病科,并新增手术室、皮肤科、肿瘤科等。老院区则以中医特色的专家门诊和中医人才培养实训基地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