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促“成”• 以“学”聚“力” ——杨浦小学分校接受区提升课程领导力项目中期评估
2018-11-2 0:00:00发布81次查看
10月31日下午,杨浦区课程领导力视域下推进学校课堂文化转型项目中期评估专家组来到了杨浦小学分校。参与本次项目中期评估的专家有特级校长张治、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综合教研员陈群波、虹口教师进修学院袁晓东、杨浦教师进修学院戴缪勇以及英语教研员黄芳、学段联系人齐一小学副校长王隽。
首先,马燕婷校长与学校语文、数学、英语三位学科项目组长进行了主题为《以“生”促“成”·以“学”聚“力”》的汇报。报告从项目团队的建设、项目实施路径、成效、亮点与特色、项目问题与不足、未来设想四方面回顾了两年半来提升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在杨分走过的“初探”、“深研”、“破冰”三个阶段,总结了项目开展以来所取得的成效,提出了项目推进中的问题与不足。同时,也从课堂理念文化、课堂行为文化、课堂环境文化、课堂制度文化方面对学校的成长性课堂文化建设提出了设想。
接着,由董佳老师与一年级3班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真实、灵动的英语课《a talent show》。董老师在课堂中带领孩子们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语言知识,有效整合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教学环节,鼓励学生思维创生。同时,也通过成长性课堂评价——“小溪流”插卡的方式激励孩子们大胆说英语、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乐于与同伴用英语进行交流与分享。有效体现了课程文本从静态到动态的有效落实。
在最后的专家现场反馈环节中,与会专家们对于杨分两年半来的项目研究给予了肯定,认为学校选择以基础型学科语文、数学、英语作为课堂文化转型的突破口开展项目研究实属不易。张治校长在反馈中谈到,杨分在项目开展中智慧地选择了项目策略,并且始终引导教师抓住现代课堂建设的核心——课堂文化转型。陈群波老师提到项目从理念到课堂到评价,具有一致性的思考,学校以评价来引导教师关注课程理念的落实,具有反思精神。戴缪勇老师提到,项目的推进有理念——课程——文本——工具——课堂,过程清晰,从外在的推动力量引发教师内在自觉的发展,提供了培养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促进了教师、学生、项目同步发展。专家组希望杨分能进一步解读“成长性”课堂的内涵、厘清“成长性”课堂的内在特质和外显特征,使其更具杨分特色,推动项目深入有效开展。
杨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