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政府加大对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工作支持的同时,将积极推动航空仲裁院、上海国际争议解决中心等业务发展,协调推进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大厦建设,双方计划共同打造亚太区域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双方将发挥市贸促会在国际仲裁、法律咨询、出证认证等业务方面专业功能,为长宁区内中外企业提供专门的商事法律服务,为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保驾护航。
距离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10天之际,今天上午,长宁区人民政府与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上海国际商会)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记者在签约仪式现场获悉,双方将在政策信息、工作信息、业务信息等方面全面加强沟通,打造高度互信、沟通顺畅、衔接有序的多方位高层次合作机制。
根据协议,市贸促会在创新创业、招商引资、安商留商、结构调整、产品推介等方面将搭建服务平台,帮助长宁区积极落实经贸合作相关的项目考察与洽谈,为长宁重点企业发展提供支持。上海贸促会还将借助参与筹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契机,帮助长宁区吸引一批优质外资企业落户。
市贸促会在国际展览业务方面资源优势显著,通过此次合作,将服务长宁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并利用承办长三角文博会的契机积极推动会展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在长宁发展。市贸促会还将服务长宁区企业参与国内外展览活动,提升本土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长宁区政府加大对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工作支持的同时,将积极推动航空仲裁院、上海国际争议解决中心等业务发展,协调推进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大厦建设,双方计划共同打造亚太区域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双方将发挥市贸促会在国际仲裁、法律咨询、出证认证等业务方面专业功能,为长宁区内中外企业提供专门的商事法律服务,为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保驾护航。
据悉,注册在长宁的联合利华、江森自控、博世等20余家区内地区总部和行业标杆企业均已确定参展首届进口博览会。新联纺gracina生活馆、上海高岛屋日本进口品交易馆等两家长宁企业也入选进口博览会“6+365”常年展示交易平台。此外,位于长宁的东方国际、东航进出口、新联纺、易果等企业已进入进口博览会四大服务商联盟成员企业名单。
长宁区委书记王为人表示,长宁区历来重视打造贸易功能。近年来,长宁着力推动贸易转型升级,率先探索“验放分离、通关零等待”等贸易便利化举措,在全国率先实现贸易便利化四项重大突破。借助进口博览会溢出效应,将进一步联动发展长宁优势产业,包括航空服务业、“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时尚创意产业等区域三大重点产业。
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党组书记、会长杨建荣表示,贸促会具有“服务政府、联系企业、代言工商”的优势,通过此次签约,双方将抓住进口博览会举办契机,在会展活动、招商落地、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国际经贸规则和法律支持、提升国际化水平等方面不断加深合作。
据悉,双方将成立合作工作小组并建立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和日常联络制度,通过合作促进长宁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共同为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