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刘辉10月27日报道:今天,2018年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活动在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启动,活动旨在保护有限的海洋资源。
本次宣传月活动,是自2010年以来,连续举办的第九届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宣传月活动期间,各地将开展200多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活动,通过走进社区、学区、渔区和景区,宣传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水族馆、保护区、救护中心等单位也利用其科普宣传阵地,积极面向青少年,通过参观游览、科普讲座、趣味游戏等寓教于乐的活动,传递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理念。
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海洋鱼类约有1700余种,其中经济鱼类约300种。其中,东海共有鱼类440余种,捕捞产量占总产量的51.8%,素有“天然鱼仓”之称;南海有鱼类近千种,捕捞产量占中国海洋捕捞总产量的20.3%,盛产金枪鱼、鲣、旗鱼、鲨鱼等。黄海、渤海、东海、南海拥有众多的珍稀水产野生动物资源,但近年来这些珍稀水产野生动物数量减少,资源稀缺。
有关人士透露,以东海为例,东海珍稀水产野生动物白海豚、海龟等资源近年来数量剧减,这些珍贵的海洋水产资源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还是比较多,但现在已经变成稀缺资源。
“仅仅依靠现有的措施以及海洋资源保护人士重视还不够,海洋资源保护需要全社会重视,工厂等不能随便往海洋排污,渔民不能滥捕,只有这样,才能造福子孙后代,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此外,上海海昌海洋公园颁发了2017年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海昌突出贡献奖”等5个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