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干货!金山又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启动!

2018-10-26 5:27:22发布86次查看
  为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金山区发布《金山区2018-2020年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即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 市政管道雨污混接改造、新江水质净化二厂建设、推进公交专用道建设、加快充电桩建设、立体绿化建设...2018-2020年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工作任务清单也出炉了!
金山区2018-2020年
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工作任务清单
类别
序号
项目级别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节点要求
责任单位
配合单位
注:责任单位2个以上的,带☆的为牵头单位。
到2020年,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经济发展质效显著提高,
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水平日益提升,
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生态环境的核心竞争力初步显现,
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环境质量和生态建设目标
全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环境空气质量(aqi)优良率≥80%或高于全市平均水平,pm2.5浓度下降到37微克/立方米,金山第二工业区消除恶臭污染、vocs年均浓度达到市下达要求。全区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 不低于95%,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生态空间应保尽保,守住生态红线,森林覆盖率 达到15%,水面积率达到7.21%,公众对环境满意度位于全市前列。
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以工业、农业、建筑、交通、社会生活等领域为重点,推动绿色转型,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效率明显提高。全区能源消费总量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单位gdp综合能耗、水耗和主要污染 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
环境安全保障目标
饮用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面稳定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 达到95%,垃圾分类和综合利用水平全面提升,污泥、工业固废和农业废弃物处理处置能力全面提高,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得到 全面安全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防控和应急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市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体制机制和能力建设目标
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协调推进机制,强化“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工作要求,深化大环保工作格局,进一步发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队伍的能力建设,力争达到全市一流水平。
主要工作任务
《计划》围绕水环境保护专项、
大气环境保护专项、
土壤(地下水)环境保护专项、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专项、
工业污染防治与绿色转型专项、
农业与农村环境保护专项、生态环境保护专项、
循环经济与绿色生活专项、能力建设专项共九方面,
明确了78项主要工作任务。
(一)水环境保护专项
以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为主线,以落实“水十条”和全面推行河长制为抓手,全面控制面源污染排放,打通断头浜,实施河道综合整治,恢复河道自然生态体系。主要工作任务如下:
1.市政管道雨污混接改造。完成全区市政管道雨污分流情况的排摸,明确市政管道雨污混接改造工程的数量,按计划如期完成改造工程。
2.编制区级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完成海绵城市试点区域建设任务。落实《上海市贯彻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完成区级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编制,完成试点区域海绵城市建设任务。推行绿色基础设施和低影响开发技术,从源头削减径流总量,减少城市面源污染。
3.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展全区河道的排摸,明确河道综合治理的数量和长度,按计划如期完成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使河道水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提升。
4.整治断头河。加强河道水系沟通,完成全区断头河浜的现状排摸,明确整治断头河浜工程数量,按计划如期完成断头河浜的整治工程,提升河道水体流动性,提升全区水面率。
5.新江水质净化二厂建设。继续提高全区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和处理水平,全面完成新江水质净化二厂及其配套管网的建设,处理规模达到7.5万立方米/日,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
(二)大气环境保护专项
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为目标,以削减污染物排放为核心,深化区域联防共治,全面落实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推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颗粒物等的协同控制和减排。主要工作任务如下:
6.优化能源结构,进一步削减用煤总量。到2020年,全区能源消费总量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7.完成中小燃油燃气锅炉提标改造。完成全区中小燃油燃气锅炉现状排摸,完成燃油燃气锅炉提标改造工作方案,明确提标改造的锅炉数量,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工作任务。
8.完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清单,并开展动态更新。按市环保局要求开展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源调查。
9.推进石化化工、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家具制造、木制品加工、包装印刷、涂料和油墨生产、船舶制造等行业vocs治理。制定上述行业vocs治理工作方案,明确治理项目的数量,按计划全面完成治理任务。到2020年全区重点行业vocs排放总量达到上海市下达的削减目标。
10.禁止生产高vocs含量有机溶剂型涂料、油墨和胶粘剂的新、改、扩建项目。实施工业源vocs总量控制和行业控制,按照“控制总量、削减存量、倍量替代”的原则,修订《金山区工业项目严格控制准入目录清单》,严格控制涉vocs排放的建设项目准入;2018年起,禁止生产高vocs含量有机溶剂型涂料、油墨和胶粘剂的新、改、扩建项目。
11.包装印刷、工程机械制造、钢结构制造、船舶制造、家具制造和木制品加工行业全面推广低vocs含量涂料和胶粘剂 。在vocs排放重点行业,全面实施低vocs含量产品源头替代。根据《上海市低vocs产品源头替代管理要求》,制定本区工作方案,确保按时、按要求完成低vocs产品源头替代。
12.全面完成陆地及液散码头储罐及装卸过程密闭收集处理或回收。完成全区陆地及液散码头储罐现状排摸,明确陆地及液散码头储罐整治的数量,到2019年,全面完成工作任务。
13.推进公交专用道建设,不断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重。完善绿色综合交通体系,加强公交优先,慢行友好的城市客运交通体系建设。按照市级要求推进公交专用道建设,制定工作计划,完成相关工作,不断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重。
14.加大新能源汽车(标准车)、新能源货车、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力度。制定工作计划,完成相关工作,不断提高新能源车的比例。
15.加快充电桩建设。到2020年,全区公共充电桩不少于1300个,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半径小于2公里。
16.强化在用车尾气治理及排污监管,加强非道路机械执法检查。各部门按照行业分工,制定工作计划,完成相关工作。
17.游船码头、内河码头实现岸电全覆盖。制定工作计划,完成相关工作,全面推广岸基供电。
18.内河船舶和江海直达船应使用符合国家和本市标准要求的柴油。加强船舶尾气污染防治,制定工作计划,对行驶入本区和停靠本区码头的船舶使用柴油开展执法检查,确保内河船舶和江海直达船使用符合国家和本市标准要求的柴油。
19.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项目建设,符合条件的新建建筑原则上采用装配式建筑。到2020年,全区装配式建筑的单体预制率达到40%以上或装配率达到60%以上。
20.所有新建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低碳发展实践区、重点功能区域内新建公共建筑按照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金山新城、工业区等区域内新建公共建筑按照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的比例不低于70%。
21.推进建筑工地安装扬尘污染在线监控系统,逐步推进工地降尘喷雾的使用。在符合建设管理部门要求的建筑工地推进安装扬尘污染在线监控系统,结合工地扬尘在线监测,逐步推进工地降尘喷雾的使用。
22.全面加强建筑、市政等工地的扬尘污染控制及文明施工管理。到2020年,全区工地文明施工达标率达到98%以上。拆房工地洒水或喷淋措施执行率达到100%。
23.道路冲洗率达到52%以上。深化道路扬尘污染控制,加强道路保洁,继续加大道路冲洗力度,到2020年城镇化地区道路冲洗率达到52%以上。开展县道以上公路冲洗的试点工作。
24.加大对运输车辆跑冒滴漏现象的联合查处力度,严禁车辆偷倒渣土、垃圾行为。加强源头管控,规范渣土等散装物料运输,渣土运输车辆全部安装密闭装置并确保正常使用。制定工作计划,完成相关工作。
25.推广低vocs含量产品在汽修行业的应用。规范汽车维修行业管理,禁止露天喷涂和露天干燥。色漆使用水性涂料,中涂、底漆使用高固含涂料,到2020年力争全面完成低vocs含量产品的替代。
26.全面推行餐饮油烟在线监控和第三方治理,推广集中式餐饮企业集约化管理。强化执法力度和限期进行规范化整治。到2020年,全区大中型餐饮服务场所全部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装置,解决餐饮油烟气扰民问题。
(三)土壤(地下水)环境保护专项
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目标,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聚焦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安全,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建设。主要工作任务如下:
27.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以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重点,按照市环保局、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农委统一部署,配合全市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到2018年底,基本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基本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污染地块的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
28.有序搬迁或依法关闭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排查相关企业清单,强化空间布局管控,制定2018-2020三年产业结构调整方案。
29.实施“198”减量化地块土壤环境调查和评估。强化土壤环境监管,保障农耕地安全。
30.按照本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计划要求,开展复垦农用地土壤治理修复工程试点2个。
31.污染地块土壤治理修复工程。按照本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计划要求,开展污染地块土壤治理修复工程试点3个。
32.配合开展农用地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与评价、林地园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根据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不同类别,分别落实优先保护类耕地集中区域的土壤环境保护方案,实施受轻度和中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方案,落实重度污染耕地风险管控方案。
(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专项
全面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完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强化工业固废危废管理,基本建成系统完善的固废分类收运、处置和循环利用体系。主要工作任务如下:
33.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基本实现全覆盖。制定《金山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考核奖励办法》,积极推进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完善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户投放、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收集转运系统。全面推进124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
34.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全面排摸已停用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各镇(工业区)具体实施规范化封场工作。
35.推进工业园区危险废物的收集中转平台工作。制定全区工业园区(104区域)危险废物收集中转平台建设方案,2018年底前完成金山工业区工业固废收集贮存转运示范项目建设,并逐步推广至其他工业园区,形成收集、贮存、转运网络体系。
36.通沟污泥处置项目建设。完成日处理60吨通沟污泥处置项目建设,实现本区通沟污泥的规范化处置。
37.湿垃圾处置项目建设。完成日处理250吨湿垃圾处置项目建设,201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置。
38.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完成年处理20万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202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全区建筑垃圾全部资源化利用。
39.建立建筑垃圾环保管理制度。建立全区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
(五)工业污染防治与绿色转型专项
以完善产业准入标准和环境政策体系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加大全过程环境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绿色制造体系,加快实现工业绿色发展。主要工作任务如下:
40.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制定全区2018-2020产业结构调整工作计划,完成产业结构调整相关工作。
41.推进涉重金属企业调整。加大对涉重金属企业排查力度,加大对排放铅、汞、镉、铬、砷、镍等多种重金属的落后产能调整力度。明确本区涉重金属企业调整目标计划,按计划如期完成调整任务。
42.“198”土地减量化147公顷。加快推进“198”区域减量化,到2020年完成“198”低效工业用地减量化147公顷。
43.推进建设绿色(生态)示范园区。制定建设工作计划,努力将金山工业区等创建成国家级绿色(生态)园区,促进工业向节约、清洁、低碳、高效生产方式转变。
44.推进建设绿色(生态)示范工厂。制定绿色(生态)示范工厂建设工作计划,完成相关工作。
45.引导开发绿色(生态)产品。制定引导开发绿色(生态)产品工作计划,完成相关工作。
46.推进清洁生产审核与改造。以“聚焦行业、突出重点”为主线,积极推进重点行业、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三年累计推进100项清洁生产审核与改造。推进金山工业区、金山二工区清洁生产全覆盖。
47.以涉重金属企业为重点,组织推进第三方治理示范项目,加快环保产业发展。
48.“104”产业区块已开发地块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建立完善雨污水管网维护和破损排查制度。制定工作计划,完成相关工作。
49.推进华谊集团试四化学品vocs治理优化项目。督促企业制定污染治理一厂一方案,按计划如期完成治理任务,全面达标排放。
50.推进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能源管理与节能技术改造。制定工作计划,完成相关工作。
51.加大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力度,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制定工作计划,完成相关工作。
52.推进高耗能落后电机设备的淘汰。制定工作计划,完成相关工作。
(六)农业与农村环境保护专项
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核心,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强化农业废弃物治理,促进绿色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村容村貌全面提升。主要工作任务如下:
53.畜禽养殖总量控制在21.3万头标准猪(出栏)以下。制定规划保留畜禽养殖场的控养规模,按计划完成控养任务。
54.开展保留畜禽养殖场综合治理。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到2020年,全区规划保留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达到95%以上。
55.种植绿肥和冬季深耕晒垡面积45万亩。优化作物茬口布局,逐步减少冬季双麦种植面积,扩大绿肥种植面积,有序推进冬季深耕晒垡。
56.推广有机肥10.1万吨。实施化肥减施工程,制定工作计划,完成相关工作。
57.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75万亩次,缓释肥料应用面积达到2.2万亩次。
58.改良设施菜田土壤11500亩。开展设施菜田土壤改良,通过应用高温闷棚、灌水洗盐、水肥一体化、微生物土壤修复保育等技术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水平。
59.每年完成30个水稻绿色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制定工作计划,完成相关工作。
60.推进绿色防控技术,巩固9000亩已建成的绿色防控示范区,减少农药使用量。建立台账管理,明晰农药使用登记,农药使用量与2017年同比下降明显。
61.开展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点建设,完成2个蔬菜基地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设备的配套。
62.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建立健全农业废弃物回收贮运和综合利用体系,到2020年,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到100%。
63.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加大大马力拖拉机、适用还田、离田收集处置等机具选配力度;坚持农机与农艺相融合,优化还田技术路线,开展机械化还田技术的示范、提升、推广,提高还田质量;加大秸秆在肥料、饲料、基料等农业领域的利用规模,拓展高附加值的秸秆离田利用新领域,延伸综合利用产业链。
64.完成3万户村庄改造任务。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涉及3万户农户的村庄改造,到2020年,全面完成规划保留农村地区村庄改造。
(七)生态环境保护专项
优化生态空间格局,强化生态保护,系统推进绿地林地建设,改善人居生态环境。主要工作任务如下:
65.完成金山新城b22地块(8.23公顷,其中绿地面积约2.94公顷,水面积约5.29公顷)和金山大道南侧e3地块(10.15公顷,其中绿地面积约7.18公顷,水面积约2.97公顷)建设。
66.林荫道建设。制定本区建成区林荫道建设工作计划,完成相关工作。
67.立体绿化建设。推进绿化形式多样化,全区每年新建立体绿化2000平方米,三年建成6000平方米立体绿化。制定工作计划,完成相关工作。
68.生态廊道和公益林建设。结合郊野公园、农林水项目建设,在镇村道路、河道两侧及零星田块,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10000亩。完成沈海高速、绕城高速、沪昆高速和沪杭高铁等四条市级生态廊道建设,绿化范围为道路两侧各100米,造林面积为9173亩。制定工作计划,完成相关工作。
69.绿道建设。推进全区绿道建设,每年新建规模达到3千米。三年新建绿道9千米。制定工作计划,完成相关工作。
70.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和湿地生态修复项目。推进野生动物栖息地和湿地生态修复项目建设,加强金山三岛自然保护区日常管理,按计划开展保护区动植物调查及保护工作。到2020年,建成1个湿地生态修复项目。
71.形成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三线一单”成果。以改善长江经济带和本市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按照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要求,划定本区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限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到2019年形成本区“三线一单”成果。
(八)循环经济与绿色生活专项
全面落实国家“循环发展引领行动”要求,构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的产业体系,加大先进技术在循环经济领域的应用力度,引领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绿色转型。主要工作任务如下:
72.推进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建立园区能源管控平台。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提高产业关联度和循环化程度,到2020年,完成1个以上市级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完成相关工作。
73.再生资源回收“两网协同”服务点建设。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网和再生资源回收网的有效衔接,深化“两网融合”协同发展,建设一批两网协同的再生资源回收点。制定工作计划,完成相关工作。
74.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创建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完成相关工作。
75.推进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完成相关工作。
76.推进绿色餐厅创建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完成相关工作。
(九)能力建设专项
77.推进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源特征因子在线监测试点。制定工作计划,完成相关工作。
78.加强固定源在线监测能力建设。制定工作计划,完成相关工作
★ 注:以上主要工作任务中第5项、第31项、第34项、第36项、第37项、第38项、第39项、第71项为本区自选任务,其余为市级下达任务。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