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长宁政府办实事 自治起作用 群众得实惠

2018-10-23 10:45:57发布92次查看

据长宁区消息:上午8点半,送好孙女去幼儿园,菜场里买完小菜,忙活了一早上的王阿姨终于得闲,她打开微信群和小姐妹相约在小区里的“新据点”碰头。
  “这地方不但环境惬意,有洋气的小花园,还有落地窗相伴的雅座……”王阿姨所说的这一空间,就是刚刚建成不久的长宁区华阳街道长一居民区综合文化活动室。“现在,这里已经成了阿拉居民心目中的‘网红打卡点’。”王阿姨说。
  根据今年年初《关于切实做好2018年市政府实事项目——提升4500个标准化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中心)服务功能有关工作的通知》的部署,长宁区认真贯彻各项要求,分批次对居民区活动室进行硬件修缮和软件提升。同时,居民区综合文化活动室建设也是长宁在建立“优质+均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针对如何提升居民区活动室“软服务”、克服资源和人力短板这一难题,长宁区各街镇在对外拓展和对内挖潜两方面下功夫:对外积极拓展文化阵地,科学有效地完善“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的网络布局,利用公共空间、商务楼宇、邻里中心共建共享,对中心城区相对局促的居民区综合文化活动室做了有益补充;对内则充分发挥文化自治作用,各居民区建立起“文体团队自治小组”,使得居民群众真正成为小区文化建设的决策者、管理者、参与者和宣传者。
  【硬件篇】
  螺蛳壳里做道场活动室成大“网红”
  长一居民区综合文化活动室坐落于长宁路长宁支路路口,整体建筑面积为240平方米,毗邻曹家渡商圈,虽与繁华街市仅一墙之隔,不过步入大门后,这里的环境却是闹中取静——循着蜿蜒的木质小道缓步而行,一栋洋气小楼掩映在芳草绿荫之中,确实有着“网红”气质。居委会主任李宏告诉笔者:由于新的综合文化活动室与居委会办公区域相连,早在制定设计方案之初,街道就定下了“硬标准”——办公空间最小化、活动空间最大化。在现场,笔者全然不觉活动空间的狭小,一整面落地玻璃窗的应用使得活动空间格外明亮宽敞。
  此外,长一居民区还对活动室进行了规范提升,全新的活动空间集成了综合活动、书刊阅览、数字文化、亲子乐园、心理咨询等几大区域。活动室开启后,不仅收获了左邻右里的欢迎,更圈粉了一批周边商圈的白领青年来捧场——不少来自附近king88广场的白领午休时便会来到活动空间小憩片刻,他们已然成为了这里的常客。针对这些青年来宾,长一居委会创新活动形式,推出一系列富有“网红”气质的新式活动,例如烘焙课堂、diy手工皂制作、手工串珠工艺等。
  在北新泾街道金平居民区,居民马师傅正在打乒乓,他说:“我是一名乒乓球爱好者,社区活动室原本感觉有点空荡荡的,我便提议添置一张乒乓台,没想到这次改建之后,同步添置了许多硬件,我的需求这么快就如愿以偿了!”现在在这间活动室里,居民们可以打乒乓球、跳舞、练拳、下棋,居民金阿姨感慨地说:“过去我们几个姐妹想跳排舞没有合适的地方,现在好了,改建后的活动室这么宽敞,我们每天都能来这儿锻炼!”
  在江苏路街道的华山居民区,小区最近也对综合文化活动室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更新了读书角,添置了茶道器具,并通过规章制度统一上墙、张贴公共文化标识牌等方式营造文化氛围。新华街道泰安居民区的提升重点则在于补缺补漏。改造前,泰安居民区综合文化活动室存在活动空间狭窄、硬件设备缺失、活动室漏水等问题,此次施工过程打通了接待室与活动室的隔墙,提供了更为宽裕的活动空间;此外还加固了图书阅览室防水设备,并为居民统一采购了一批新的设施设备。
  程家桥街道上航新村居民区活动室同样受益于此次实事项目,软硬件环境都得到了规范和优化,文化服务范围和服务品质也得到进一步拓宽和提升,活动室功能区域划分更加科学,同时根据居民需求,小区还在室外新增设了一处市民休闲凉亭。
  长宁区文化局副局长周薇介绍,下一步,长宁区将在前期调研和目前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文化阵地的拓展方案以及功能提升的时间表和线路图,继续分批次对居民区综合文化活动室进行硬件修缮。同时,长宁区还将开展居民区文化活动室标准化管理试点工作,打造一批精品居民区文化活动室。
  【管理篇】
  千场活动进基层两千门票送居民
  晚上7点,被暑气蒸腾了一天的虹桥街道长虹居民区健身广场,热浪稍稍散去,工作人员早已搭好了舞台,架起了灯光、音响设备,小区的文化团队骨干们正在加紧换装和走台。小区的居民们摇着扇子,满心期待地等着节目的开始。类似的场景,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几乎可以在长宁区的各个居民区、广场上看到。
  今年以来,长宁区整合区内教育、科委、体育、卫计、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相关委办局的资源,形成了《长宁区面向居民区的公共服务资源目录》,涵盖5大类373个项目,大大丰富了居民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
  同时区文化局也加大文化配送力度,优化配置,特别针对居民区综合文化活动室的特点,征集了近百场“小微型特色活动”项目。社区影视厅的电影配送总量由去年1500场次提升至2000场次,为居民区的群众文化团队专设200余场次的社区文艺指导,完成每个居民区1万元的图书配送,结合“艺汇长宁”市民艺术普及系列,将向居民发放公益演出票2000余张。除了传统的文化配送外,各街镇还积极引入区域企业,打造活动同步推进、共建同步深化、资源同步共享的“三同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拓展联动平台,今年共有2500余项演出、活动、讲座、电影等下沉到居民区——上述长虹居民区的演出正是其中之一。
  为切实做好居民区活动室功能提升这一百姓家门口的实事工程,长宁区文化局与相关委办联合开展基层大调研大走访工作,多次召开居民区综合文化活动室功能提升座谈会,邀请居民区书记、居民区文体干部、社区文化中心、街道服务办等共同参与,问需问计于基层工作人员,切实了解四级需求和短板,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共同研究、合力推动,加强三级联动。
  不久前的一个下午,新泾镇新泾北苑综合文化活动室二楼的民防培训室内,孩子们簇拥成一团,目不转睛的盯着眼前的屏幕,只见一个男生望着选项中的四个答案犹豫不决,而旁边的小伙伴们却催促着:“快答题!”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的这一游戏是消防交通知识问答,而民防培训室则是新泾北苑居民区活动室一项特色工作。镇社区文化事务中心主任高峰告诉笔者,今年以来,根据《标准》的要求,新泾镇将新泾北苑原来的活动室又做了提升,特别是对民防培训室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管理,不仅要求落实专人负责管理,定期召开议事会,同时还要策划宣传文化活动——当天的这场活动就是配合国防教育开展的,在志愿者的引领下,孩子们通过电脑游戏形式学习如何应对火灾现场。本次功能提升中,新泾镇还将志愿者们的档案存入了数据库,所以像当天这样的活动,即使有志愿者在紧急情况下无法参加活动,也能快速找到合适的替换人员。
  虹桥街道在居民区活动室的标准化建设中则非常重视党员志愿者的模范带头作用。虹储居民区今年新辟了一个350平方米的康乐园居民区活动室,居民的文体活动空间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如何管理这个空间却成了一个难题。居民党总支注重发挥“一个党员一面旗”的榜样作用,让党员志愿者成为活动室建设、管理、服务和活动的主力军。走进这个半地下的活动室,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张32位志愿者的名录,除了一名小组长负责管理,另外31名党员每个月都会具体负责一天的活动室管理,“在他们的努力下,我们真正实现了活动室全年365天全天候对社区居民开放!”虹储居委会干事长彭元虹说。
  【团队篇】
  团队资金来支持居民自治显活力
  9月25日上午,一位身着黑白细条纹上装的时髦阿姨走进虹桥街道虹储居民区的综合文化活动室,“请问你们这里有没有舞蹈队?”原来,这位姓顾的居民几周前刚搬入虹储,热爱舞蹈的她一日不舞就“浑身难受”,于是就想通过活动室找到“组织”。志愿者将顾阿姨的情况告诉了虹储舞蹈团的负责人刘慧莉,刘老师得知小区内竟有一名拥有会排舞的居民后,立刻表示要亲自登门拜访,邀请顾阿姨参加舞蹈团。“我们的居民区不乏优秀的群文团队,但她们最缺乏的可能就是专业的指导。”虹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秦怡雯介绍说,“区文化局和各街镇就会根据团队实际需要,配送师资力量到社区”。像虹储的这支舞蹈队,街道文化中心就邀请了专业舞蹈老师每周过来进行教学与排舞,“但更多的团队会自身挖潜,而我们会给予他们一定的物质和经济支持。”
  据了解,虹储居民区党总支就充分发挥了党员志愿者的作用,采取志愿者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方法,以活动室为活动平台,成立了虹储艺术团,有舞蹈队等8支队伍。但在具体管理上,则坚持“居委会配合引领,居民群众决策管理”的运行机制,由“文体团队自治小组”制订活动室管理制度,落实专人负责活动室管理,定期召开工作例会,设立活动室活动公告栏等,居委会则甘当配角,更多的是扮演支持和后勤的角色。
  目前在长宁区,所有的居民区都已经像虹储这样建立起“文体团队自治小组”,居民群众真正成为了小区文化建设的决策者、管理者、参与者和宣传者。长宁区文化局也为居民区增配了文化指导员,街镇则专设了“团队扶持金”鼓励“文化走亲”,让居民区活动室的舞台演出不断,居民区的团队也能持续得到较好的专业指导。
  例如在仙霞街道虹旭居民区,居委会便联合“美丽家园建设大家说”自治工作室开展相关工作。“小蚂蚁”志愿服务队是工作室新吸入的一支团队,他们设立了废物利用的“瓶子菜园”、文明养宠的“狗狗粪便箱”,还为植物“验明正身”设计树木花草的“名片”,此外还协助推出了虹旭小区微信公众号。
  在天山街道纺大居民区,居委会则借助传统的特色群文团队平台“社情民意气象站”开展各项工作,小区虽然有十几支文化团队,但每个团队都有固定的活动时间,从来不会发生矛盾和冲突。周家桥街道的中山公寓居民区同样拥有十几支文体团队,居委会的工作方式是主抓团队负责人队伍,定期召开负责人会议,将文化工作纳入居民区两委班子商讨事项中。
  当然,居民区活动室绝不仅仅是社区团队的天地,对于更多的居民来说,到活动室串个门,几乎已经融入了自己的社区生活。“每天到活动室报到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了。”9月7日上午,周家桥街道春天花园的退休党员李军在文化活动室和老邻居们开心聊着天,他笑呵呵地说,“来活动室嘎嘎讪胡看看报纸,既放松了心情又知晓了国内外趣事。”据居委会介绍,春天花园小区里退休的老年人很多,很多居民都说:“现在活动室成了大家的另一个家!”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