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驿站频现 虹口推进居委活动室标准建设
2018-10-23 9:25:03发布74次查看
凉城新村街道锦苑居委会综合文化活动室
居委会活动室里可以干嘛?提及居委会活动室,很多居民觉得无非就是一间小小的房间里放一张乒乓球桌可以打打球,条件好一点的或许还摆放了电视机可以看看电视。但今年夏天,虹口区部分社区居民在居委活动室里听茅善玉唱沪剧、方亚芬唱越剧、钱程唱滑稽戏……不仅如此,居民们还和这些名家同台表演,并得到他们的现场指点。这样在居委活动室里和戏曲名家们的“亲密接触”,对居民们而言真正是“头一趟”。
家住江湾镇街道宝鸿居民区的严阿姨激动地说:“以往要看经典戏曲、名家大咖,都要买票到剧院观看,这次一下子来了这么多戏曲名家,而且又是在家门口,真是我们的大福利。”
其实,这些“大咖”走进社区是虹口区推进标准化居委会综合文化活动室建设的内容之一。
2018年,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联手市文明办、市发改委、市卫计委、市科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新闻出版局、市体育局、市农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及各区政府,全力推进市政府实事项目“提升4500个标准化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中心)服务功能”,立足率先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助推打响“上海文化”品牌,通过多级联动、多方联合、下沉资源,努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着力夯实本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四级网络,不断提升市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本系列专题将分期呈现16个区提升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中心)服务功能取得的新进展、新变化,以期更深度、更全面、更生动地展现上海最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之现状,并以此展现上海涵养文化生态、丰富城市文化生活的积极作为。
围绕“标准”各个街道各具特色
标准化居委会综合文化活动室建设主要包含3大项12个小项的内容,涵盖了功能有提升、设施有完善和运行有保障等三方面内容,简而言之,涉及硬件和软件两大块内容。如明确规定通过资源整合后活动室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明确要求区、街道加大向居委会综合文化活动室的配送力度,向每个居委会配送文艺演出、各类讲座、艺术导赏、公益电影、体育健身、图书等。
为此,虹口区各街道围绕创建标准及验收细则,纷纷扎实落实各项举措。江湾镇街道制定街道层面的创建验收方案,跨前一步,精心谋划;欧阳路街道以街道为单位,专门为居委会综合文化活动室设计醒目的统一标识;凉城新村街道推出“艺汇苑”品牌文化活动室,以活动室为载体打造社区文化品牌;北外滩街道对标创建要求,组织文化工作骨干对居委会进行培训并开展自查;曲阳路街道积极发挥社区文体团队作用,软硬件同步提升,以特色活动充实活动室内容,通过活动室扶持团队发展;四川北路街道依托辖区市民驿站的文化资源,以居委会综合文化活动室为核心打造“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广中路街道加大文化配送力度,落实街道财力,积极推进“你点我送”四级配送特色项目;嘉兴路街道积极创建“百姓舞台”社区文化品牌,规范、指导和丰富社区文化活动,汇聚人气,提高居委会综合文化活动室的服务效能。
今年5月起,虹口区陆续开展了该项目的第一、二批创建验收工作。通过借鉴市文广局依托社会力量的做法,验收小组委托第三方进行测评,整个验收过程以市文广局下发的《提升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中心)服务功能创建标准及验收细则》为标准进行现场察看,对每个居委会点位的台账资料进行查阅、收集和评估。通过实地考察和材料审核,对居委会综合文化活动室进行全面走访、督查,并参照各项指标进行赋分并对扣分项说明原因,最终形成总评分及综合验收报告,确保验收公开、准确、透明。根据验收结果,2次验收合格率分别达96.52%和98.33%。
为巩固创建成果,虹口区文化局在两次创建验收工作完成后立即召开居委会综合文化活动室联络员工作会议,要求各街道对照创建标准持续关注通过验收点位的运行情况,确保活动室服务功能提升扎实有效。会议还就下阶段重点工作做了专题部署,要求各街道做好立功竞赛活动的广泛发动和积极落实,赛工作规范、赛工作作风、赛工作成效、赛志愿服务,及时总结推进情况及居委会优秀案例,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持续推进实事项目。
循序渐进实施创建工作
标准化居委会综合文化活动室建设已被纳入市政府实事项目。为积极做好该实事项目,今年2月,虹口区正式启动提升标准化居委会综合文化活动室服务功能实事项目。由虹口区文化局起草《关于切实做好2018年市政府实事项目——提升虹口区标准化居委会综合文化活动室服务功能的工作方案》,力图通过强化资源整合、优化供需对接、创新制度设计、提升服务功能、加强文化配送、完善设施设备,推动居委会综合文化活动室实现提质增效。
4月,虹口区召开“提升标准化居委会综合文化活动室服务功能”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明确了《关于切实做好2018年市政府实事项目——提升虹口区标准化居委会综合文化活动室服务功能的工作方案》。推进会就组织领导、经费保障、阵地建设、资源整合等方面提出了工作要求。为确保该项目得到有效落实,虹口区建立了实事项目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分管副区长统筹,成员单位包括区地区办、区文明办、区发改委、区卫计委、区科委、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体育局、区文化局、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及8个街道办事处。各成员单位由分管领导担任联席会议成员,并设联络员一名。
为加快推进速度,将标准化居委会综合文化活动室建设落到实处,联席会议办公室通过下发项目资源表、建立联席会议工作网络、明确分管领导、掌握部门资源项目等各方面着手,为全面提升标准化居委会综合文化活动室建设水平提供保障。
对标创建标准,联席会议办公室重点调研走访了全区居委会活动室,全面排摸了各街道居委会活动室现状和辖区文化服务资源。还组织各街道实事项目联络员召开推进会,就共性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了整改意见,同时围绕硬件设施打造、提升活动室文化服务功能等重点工作作了部署。
活动室创建硕果累累
大门上张贴了写有“公共文化服务”字样的标志牌;推门进去,总面积约300平方米左右的活动室内,除了乒乓球桌,还有跑步机、健步机等健身器材;活动室中央有足够宽敞的空间,居民们自发组建的舞蹈队正在热火朝天地排练。这里正是虹口区凉城新村街道锦苑居委会综合文化活动室。
“那个房间是阅览室,隔壁小房间是棋牌活动室,这个是广播室。这里有空调、投影仪,除了我们可以练舞,平时还有很多讲座、文艺表演。”舞蹈队成员郭阿姨介绍道。
锦苑居委会综合文化活动室正式对居民开放服务后,全年无休,每周开放时间达56个小时。在这里开展的一系列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大丰富了居民群众的业余生活。目前,锦苑居委会综合文化活动室已形成由专人负责、志愿者共同管理的服务模式。开放至今,锦苑居委会综合文化活动室的年平均服务达20000人次。
老小区居委会活动室建设得有声有色,新建小区也不甘示弱。江湾镇街道虹湾居委会综合文化活动室面积达150平方米,为辖区居民开设了各类免费的文体兴趣班多达10个,如:摄影课、形舞课等。除此之外,还有读书看报、下棋上网、体育健身、科普教育等活动。活动室由各团队队长作为志愿者每天轮流负责管理和维护,全年无休免费向居民开放,每周开放时间59小时,每年平均服务达10000人次。
锦苑居委会综合文化活动室、虹湾居委会综合文化活动是虹口区居委会活动室标准化建设的一个缩影。在虹口,这样文化活动“有声有色”的居委活动室还有很多很多。
在居委会综合文化活动室里活动的只有老年人吗?嘉兴路街道新港居委会综合文化活动室以“白领茶吧”品牌活动为切入点,吸引社区中白领参与社区志愿工作和文化建设,通过“白领茶吧”为小区建设和管理出点子、提建议,为社区的发展输送着正能量。
新港居委会综合服务活动室以“服务居民群众”“依靠居民群众”“努力建设幸福家园”为主线,以居民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分门别类设置服务功能。一楼设有50㎡的活动室,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等群体提供便利;二楼设有图书室、谈心室、“白领茶吧”等活动空间,建设社区居民的文化乐园和精神家园。定期开展的读书看报、书画课程、舞蹈扁鼓、瑜伽锻炼、民乐训练、沪剧演唱、时装走秀等活动项目,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此外,活动室还与辖区内第三市民驿站形成联动和资源共享,打造出形式多样、满足各年龄阶段居民喜好的文化活动项目。居委会活动室鼓励青年们发挥自己的特长,主动承办社区相关活动,先后组织了“环保酵素救地球”公益讲座、免费法律咨询、“趣味英语”等公益活动,营造了温暖和谐的社区氛围、弘扬了无私奉献的良好风尚。
曲阳路街道的运一居委会综合文化活动室全年无休,集展示展览、图书阅览、数字文化服务、体育健身、休闲娱乐、教育培训、影视放映、团队活动于一体。活动室坚持“服务居民群众,丰富文化内涵”的理念,定期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群众文体活动。舞蹈队、手杖操队、编织班、书画班、读书小组等各类文体团队极大地丰富着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社区居民的教育、学习、娱乐、健身提供了一片天地。
运一女红纺缝纫班是运一居委会综合文化活动室打造的一个独特文化品牌。“女红坊”活动使社区居民既锻炼了动手能力,享受到了互动的快乐,又陶冶了情操,培养了审美创新意识。缝纫班成员还将亲手完成的作品赠送给小区的高龄及独居老人,彰显了学手艺献爱心的精神风貌,使“愿有所为、困有所助、难有所济、需有所帮”的良好风尚在社区传扬,真正实现了凝聚社区人心、团结群众力量、丰富居民生活、融洽社区氛围的愿景。
“酒香不怕巷子深”,北外滩街道业广居委会综合文化活动室虽然座落在小弄堂里,但却是承载社区居民日常文化活动和自治议事的大天地。这里集阅读服务、公益电影放映、群文活动、体育健身、科普教育、数字文化服务等多项服务内容为一体。居委会发动社区居民集思广益,为小区建设和活动室打造出谋划策,活动室的使用率得到了提高,居民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活动室品牌“老梁议事会”是由社区读报团队“升级”而来,成员基本都是党员和社区志愿者,大家定期在居委会综合文化活动室读读报、聊聊社区事、国家事、天下事。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活动室成为了一个和睦有爱的大家庭。
不仅仅可以阅览图书、打乒乓球、玩棋牌,还能写书法、唱卡拉ok等,欧阳路街道祥东居委会综合文化活动室功能设施齐全。祥东居委会以活动室为阵地,坚持“服务社区群众、推进精神文明”的理念,针对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教育、学习、娱乐、健身活动,促进邻里互动,培育社区居民参与自治的意识。活动室与街道第五市民驿站形成联动和资源共享,培育出“相约欧阳长者照护之家”“司法门诊”“同一屋檐下”“科学膳食进社区”“老年理论学习小组”等11个主要活动项目和自治团队,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吸引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让社区居民收获文化满足感。
在提升居委会综合文化活动室服务功能创建标准中明确提出,要保障特殊人群享受公共文化的权益,特别要为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生活困难人员等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文化服务。为此,广中路街道广灵居委会综合文化活动室除了读书看报、广播电视、公益电影、群文活动、体育健身、科普教育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外,还为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提供针对性的文化服务,配备老花眼镜、轮椅推车、拐杖等服务设施。广灵居委会活动室坚持“引导、参与、自发”的原则,先后成立了多个活动团队,有“灵墨”锦广灵秀书画社、“灵舞”百灵舞蹈队、“灵戏”虹丽广灵越剧队、“灵棋”广灵象棋队、“灵动”广灵乒乓队、“灵巧”广灵编织队,有声有色的活动深受居民欢迎。其中,锦广灵秀书画社积极参加市、区、街道的各项比赛,作品还多次被报刊杂志等媒体转载报道。
四川北路街道宝安居委会综合文化活动室有一支“巧手纤云”的编织队,每周四下午大家勤做手指操,活动筋骨,放松心情。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居民之间互相沟通,一起交流编织的技巧。活动室在调动居民参与文化活动的基础上,加强了居民间的融入与协作,不断提升社区凝聚力。活动室作为推动辖区党建、自治、文体活动的传送终端,与周边6家楼宇企业党支部共建联建,发挥社区楼组长、居民代表的骨干作用,同时注重人员管理制度、活动室管理制度,合理合规,合唱队、舞蹈队、编织队、拳操队、医疗救助队、乒乓队等文体团队应运而生。
居委会综合文化活动室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极大地激发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和建设的热情,丰富了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标准化居委会综合文化活动室服务功能”实事项目为居民在家门口搭建起了“文化大舞台”。下阶段,虹口区将加强考核督查,确保2019年底虹口区各居委会综合文化活动室全面达标,使“提升标准化居委会综合文化活动室服务功能”实事项目在虹口区得到有效落实。
优质配送资源汇集成册
近年来虹口区公共文化配送取得了哪些成效?今年区域内公共文化配送工作的特色与亮点又有哪些呢?趁着标准化居委活动室建设的契机,虹口区对此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并出版了《2018年虹口区公共文化配送手册》。更为重要的是,该手册还提供优质文化配送资源简介、各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标准化居委会综合文化活动室简介以及活动周志记录等,为今后的配送工作夯实了基础。
事实上,该手册的出版,也意味着虹口区将积极提供适合居委会文化空间、符合百姓需求的优质配送资源,进一步提升向居委会配送工作的有效性。为了完善四级配送网络,充分发挥统筹服务功能,将文艺演出、传统戏曲、展览展示、讲座讲演、文艺指导员、书报杂志等公共文化配送资源在居委会综合文化活动室落地,第二批次文化配送总场次111场,其中四级配送达50余场。
此外,还将居委会配送工作纳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巡查员队伍,开展满意度调查,真正发挥配送服务效能,建立、完善四级公共文化配送网络。
社区居民不仅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受惠者,也是文化服务的参与者。为此,虹口区积极开展立功竞赛活动、居委会活动室优秀案例评选活动、星级评定活动、优秀基层群众文体团队评选等,鼓励参加每年一度的上海市公共文化建设创新项目评选,合力推进居委会公共文化服务提级增效,真正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