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怎么变得这么漂亮了。”几个月没回老家的曹路镇新星村村民小李,差点没认出自己家来。这让新星、星火村联合党总支书记黄瑞强很自豪。用他的话来说,得益于“美丽庭院”建设,原本就有着“全国美丽乡村”称号的村子变得越来越漂亮,村民们的生活也过得更加惬意。
新星村的柴场浜,一侧是高大挺拔的柳树,柳枝倒垂,河边的草坪掩映在绿荫下,坐在草坪中的石凳上,阵阵微风吹过,一派悠闲。小河另一侧,整齐的常青灌木沿河岸排开,边上倒放着几个水罐、水缸,上面还配上了“五谷丰登”的字样。
“那里原来是一个鸭棚,环境脏乱差,我们整治了一下,改造成了现在的微景观。还在河边增加了石凳,一方面为了让前来散步的村民有个休息的地方,另一方面也防止有车辆停到草坪上去。”黄瑞强介绍说。
一处处的微改造,是新星、星火村在“美丽庭院”建设过程中的成果。黄瑞强介绍,新星村2016年获评市级美丽乡村,2017年获评全国美丽乡村,在这样的基础上如何推进“美丽庭院”建设?村里动了不少脑筋。
“不少村民家的庭院原本就已经打理得十分整洁、美观了,所以我们考虑,从整体布局上进行查漏补缺,主要针对薄弱点采取行动。”黄瑞强说。
于是便有了柴场浜两岸的微改造,以及路边墙画的创作。“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做一名快乐的志愿者”……文明宣传标语配上江南山水的画作,给白墙赋予了更多的艺术气息。
在星火村,最大的改变是一处约600平方米的空地。原来,空地上都是杂土,还堆放了杂物,在美丽乡村中,就好像一个污点。
今年7月,村里开始对此改造。经过两个月的改造,原来杂乱的空地变成了一个小公园,绿草坪中设置了乒乓球拍的雕塑——乒乓是曹路镇的特色品牌活动项目;一棵大树下围了一圈木椅,供村民在树荫下休闲;废旧汽车轮胎做成的秋千,成为好动的孩子们的运动设备;陈设在草坪上的打稻机,透露着一股往昔岁月的味道。
此外,村沟宅河边,还造起了一个个凉亭、走廊,配合着小公园,成为村民打发闲暇时光的好去处。54岁的村民胡晓静说,村子里的环境不断变好,心情好了,生活更惬意,感觉寿命都能长很多。
黄瑞强说,“美丽庭院”建设,不仅仅是硬件上的美观,更关键的还是给村民带去的幸福感。“村民说好,才是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