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嘉定新闻

突破局限引入“外脑”激发科创素养,华东首家开放式青少年科创集散地来了

2018-9-28 0:00:00发布96次查看

城中路小学学生朱诺在嘉定青少年科创集散地上了一天的涂鸦创意课,通过在电脑上学习绘画,制作海报,初步体验了设计的全过程。朱诺说,未来想从事设计工作,做一名珠宝设计师。

今后,嘉定区中小学生每学期都有机会来集散地学习科创课程。作为华东地区第一家专门以青少年科创教育为主题的开放式“科技空间站”,将辐射更多青少年,点燃孩子的创新梦想。

“科创课程”怎么上

一走进科创集散地,疁城实验学校陆秋阳就被新奇的环境深深吸引。跳舞的机器人、自驾汽车体验、创新创业模拟、3d打印等,仿佛走进了“科技空间站”。科技走廊上,墙上手绘图文,“独家兽”“人工智能”“纳米”等各类前沿科技词汇,激发孩子们创新潜质,引领不断探索。陆秋阳说,未来的梦想就是自己创业,当一名企业家,让成千上万的人来公司上班。

以往,一些优质的科创设备、教学活动,因过度分散,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科创集散地,突破校园空间限制,把有限的科创教育资源,通过合理调配,达到最优。目前集散地有19间教室,包括创新创业教室、数字艺术教室、创玩智造教室、创玩编程教室等。集散地的“擎”课程,为学生提供一种丰富多元的创新环境。

从这学期起,嘉定中小学生每学期有1至2天来集散地全天候学习科创课程,双休日集散地还将向亲子家庭开放。从9月13日试运行以来,来自城中路小学、清水路小学、疁城实验学校、古猗小学的1000多名学生来到青少年科创集散地体验课程。科创集散地的精彩课程,让孩子流连忘返,觉得这里是一个有趣、好玩的地方。不少学生问:“老师,能不能明天再来?我可以转学到这所‘学校’吗?周末可以自己过来吗?能天天来吗?”“老师,今天课堂上获得的结业证书和荣誉证书我们不要可以吗?不结业就可以一直都来啦?”……据预计,集散地每年通过访学,将扩大1.7万名孩子的视野,线上辐射8万名学生。

如何突破自身局限

上好科创课程,教育者如何引入“外脑”,突破自身局限?为了让学生体验更专业的科创课程,嘉定集聚区内创新资源,成立专家资源库,由科技、工程、企业各行业的博士专家走进课堂。上海科学家科普演讲团首批20多名院士、博士、专家,涉及物理、化学、天文、生物、医学等自然科学以及新技术等学科领域,像蔚来汽车、联影医疗、深圳优必选等优秀企业家、工程师和设计师,将进入课堂为孩子提供更多可能性,帮助他们更好面向未来创新社会的挑战。

激发创新思维,提供怎样的科创课程?据介绍,集散地开设了各类特色课程23门,针对小学生开设创意涂鸦、乐创3d、2040社会创新者、信息时代的核心素养、游戏设计师、无人机文化与技能、慧生活、启蒙科学等;为初中生提供网页视觉创意、3d设计、视听影视、2040创想搭建、app应用开发、超级工程师、无人机diy、爱科学等课程;面对高中生,还有未来科学家、无人机编程、人工智能学习python课程、2040创新型创业者、视觉传达、微电影制作等。

用什么呵护孩子好奇心

如何提供广阔的舞台,承载孩子的好奇心?以怎样的机制,保障师生科创教育?在业内人士看来,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科技创新的核心,还在于“授人以欲”。针对创新的教育成就,最核心在于建立学生持久的好奇心,以及“设问、验证、观察、联想、写作”五大软习惯。

目前,嘉定区通过学校校长担任科创项目组长,集团学区学校负责组织指导,一整套机制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有天赋的孩子享有科学盛宴,也让区内教育工作者逐渐具备科创教育能力。未来还打算建立科创专家资源库和科创教育激励办法,让创新潜力人才脱颖而出。

嘉定区副区长王浩说,通过政策引导,多方参与,集散地整合高校科研院所、高端科技企业等各类科技资源,以科创教育实践活动,培养青少年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将科创集散地发展成为全区科技教育资源的整合平台、传播平台和辐射平台,成为全市乃至全国科创教育领域具有影响力的科创教育品牌。

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组长任友群看来,基础教育对培养未来跨学科综合性人才的作用非常重要,嘉定从区域层面顶层设计,整体推进,其探索是可喜的。由于科创课程本身比较复杂,需要较高成本投入,而且师资紧缺,装备更迭速度较快,在设备、师资等各方面采用集成性建设,将优质资源最大化,同时因地制宜加强与社会力量、当地企业的合作,更大程度发挥整体作用,这种模式在全国具有推广意义。


嘉定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