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上海文化热点精选菜单:四大展馆看遍古今中外
2018-9-27 9:12:49发布96次查看
老谋子、开心麻花、发哥,国庆档大混战 导演名气不重要过硬口碑将起决定作用
据《劳动报》报道,一个颇为冷清的九月档期就要过去,备受瞩目的国庆档期终于来到,从9月30日开始,多部热门国产影片集中上映,竞争可谓惨烈。张艺谋的《影》、开心麻花的《李茶的姑妈》、周润发的《无双》以及包贝尔的《胖子行动队》等都具备了一定实力。从目前已经公开的预售成绩来看,《李茶的姑妈》暂时领先,不过预售成绩已经不能说明太多问题,在春节档等多个档期里,靠着口碑逆袭的例子太多太多。
单片亿元时代已有十年卖座趋势变化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8年之前,国庆档并不热门,甚至还没有被各路片方当作必争之地。从2008年开始,国庆档期才出现了第一部单片破亿元的影片,当时明星云集的《画皮》一举拿下创纪录的2亿元票房,成功开启了国庆档的大片竞争风潮。此后,《风声》与《狄仁杰通天帝国》在第二年的假期分别拿到近1.5亿元票房。
在2008年到2013年的这5年里,古装大片在国庆档占据了绝对的优势,魔幻、武侠、历史题材的影片最受追捧。但在2013年,武侠题材出现疲软态势,观众们的审美疲劳开始出现。 在2014年,《心花路放》的出现,无疑扭转了观众的口味。2014年国庆档期总体票房首次突破了10亿元,其中宁浩黄渤徐峥联手的《心花路放》首日票房便破亿,国庆期间更拿下近7亿元票房,一时无两。
而观众也渐渐地从爱看古装大片转向轻松的喜剧题材,国内银幕的唯大片时代宣告结束。2014年至今,喜剧题材牢牢占据着各个档期的票房榜首,尤其是在国庆档期里,《心花路放》、《港礮》、《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几乎都成为当年的热门影片,这一趋势也保持到了今年。今年的国庆档期,《胖子行动队》、《李茶的姑妈》等片又是喜剧题材,目前的市场反响来说也比较不错。
今年国庆档或再有转变喜剧题材也陷入审美疲劳
此前那些卖座的喜剧影片所涉及的中年危机、现代人焦虑等话题也对应了当下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但这些影片所能触及的层面相当有限,有隔靴搔痒之嫌,观众也会审美疲劳。
目前的数据来看,《李茶的姑妈》首日预售成绩排在第一,但总数并不高,在1800万元左右。紧随其后的《影》能有800多万元,而《无双》则是559万元。而《胖子行动队》则更低了,接近500万元。
按照预售的成绩来看,由于包贝尔此前多部喜剧电影的素质平平,加之演员做导演的效果一直不好,这也让观众对该片的反响不高,预售成绩便说明一切。按照国庆档的走势来看,《李茶的姑妈》和《影》无疑会是假日首日的开票冠军和亚军。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无双》已经举办过数场点映和内部试映,从获得的口碑和反馈来说,这部由庄文强执导、周润发和郭富城主演的影片有了逆袭的潜力。庄文强作为《无间道》的编剧和《窃听风云》的导演,作品水准一直颇为扎实。这次他邀请到周润发和郭富城的搭档,加之自己把控剧本,显然是准备充足。据已经看过影片的影院经理透露,该片整体风格凛冽,周润发再现当年风采,几段演出非常抓人心,而结局带来的反转也令人大呼过瘾。
此前,多个档期里,因为口碑一般,而导致预售之后一落千丈的影片不在少数,此前的电影版《爱情公寓》便是如此,从预售一开始的极度火爆,到此后被口碑不俗的《一出好戏》一路反超,最终只拿到了5.5亿元的票房。
而对今年的国庆档来说,靠着前期宣传和预热的影片并不一定能称霸,唯有过硬的口碑才能在这7天里笑到最后。
“沙发土豆”惬意追剧
橙红vs凉生两部当红剧,一部暖心一部热血
后暑期档,都市刑侦剧《橙红年代》、都市情感剧《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几乎同时开播的两部大ip剧正面碰撞,一部暖心、一部热血,延续了盛夏的荧屏热潮。目前,两剧都更新了十余集,热度不相上下,后续表现值得期待。
《橙红年代》讲述了陈伟霆饰演的刘子光和马思纯饰演的胡蓉用热血和正义与罪恶做斗争的故事,属于强情节、快节奏的现实题材作品。剧中刘子光虽经历坎坷却始终坚守正义,为观众传递了积极正面的能量。陈伟霆对角色感慨良多,认为现实世界需要更多像刘子光这样的“平民英雄”。
《凉生》则是爱情题材,着力呈现程天佑(钟汉良饰)、凉生(马天宇饰)、姜生(孙怡饰)三个人之间横跨二十年的感情纠葛。该剧根据同名小说改编,做了非常大的改动,在爱情之外添加了亲情、友情、职场等叙事元素。不过,也有评论认为,情感题材讨巧但如何脱离俗套桥段是一大考验。
香蜜vs长歌暑期档战罢,两部高分剧值得回味
在刚刚过去的暑假,网络独播剧迎来一次集中爆发———大热“黑马”《延禧攻略》、周迅领衔主演的《如懿传》热议不止;而传统台网剧方面,网友高评分的《香蜜沉沉烬如霜》、《天盛长歌》值得回味。
名字拗口的古装神话剧《香蜜沉沉烬如霜》,在早期不被看好的情况下,逐步积累了大量的忠实观众。值得注意的是,《香蜜》是今年少见的黄金档古装神话剧。由于前些年古装神话剧泛滥且质量堪忧,观众一度对此类作品失去信心。不过,好作品不会轻易被埋没,杨紫的演技也获得诸多赞美。另一部高分作品是陈坤、倪妮主演的《天盛长歌》,这部相对慢热的作品,在收视表现上难言理想。不过,该剧在豆瓣网获得了8分的好成绩。
四大展览馆看遍古今中外
决定足不出“沪”留在上海的市民,还有什么办法游历世界、穿越古今,徜徉在文化艺术的海洋里呢?假期内沪上各大博物馆以及种类繁多的展览,便不失为给自己“充电”的好去处。
上海博物馆去19至20世纪的美国看艺术
9月28日起,上海博物馆将联合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泰拉美国艺术基金会,为观众献上“走向现代主义:美国艺术八十载(1865-1945)”特展。展览集中展示了美国著名艺术家们的一批经典作品,它们以时间为序,讲述了一段动荡时代的美国艺术故事。
从1865至1945年,美国完成了一个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并经历了南北战争和两次世界大战。而随着国家变革与科技发展,艺术也得到了空前拓展。本次展品均选自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以及泰拉美国艺术基金会的重要藏品,并分为“南北战争之后”、“现代西部”、“东方元素”、“世界主义”、“都市生活”、“激进派的探索”、“美国景象”等9个板块,观众既能以宽阔的视野博览美国艺术的成就,又能以聚焦的目光洞彻美国艺术的特性。
上海历史博物馆去李小龙的故乡看石湾陶
佛山,是与汉口、景德镇、朱仙镇齐名的中国四大名镇之一,还是黄飞鸿、李小龙的故乡,由佛山市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主办的“石湾是个美陶湾”临展目前正在上历博展出,80余件巧夺天工的石湾陶塑掀起一股艺术与历史的岭南风。
此次展览精选明、清、民国及现代石湾陶优秀作品80件(套),反映了石湾陶在人物、动物、器皿、盆景微塑和瓦脊等艺术种类中的独特技艺手法,展现了石湾陶有别于景德镇瓷器所具有的粗犷豪放、浓厚凝重、藏巧于拙的艺术风格,既有趣味性也不失艺术感染力。
中华艺术宫去40年前的上海看改革开放伟大进程
本届摄影节以“图遇时代———上海改革开放40年”为主题,从多个角度反映上海改革开放40年来的建设发展、人民生活、景观人文、情感记忆等内容,向伟大的改革开放、向为此付出的千千万万劳动人民和杰出贡献者致以敬意。
展览共展出包括邀请展在内的作品879幅,分今日上海、时光隧道、时代万象、明日更美好四大篇章,“中外摄影家看上海”、“上海摄影家看上海”等33组系列邀请展作品,及多个实物展示和置景展示进行呈现。
刘海粟美术馆去未来看后现代主义表现形式
意表独具”———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新具象表现油画”教学与成果研究展将于9月30日至10月8日在刘海粟美术馆举办。展览将在新写实、具象观念、影像绘画、图像绘画等后现代的语境下,用一种更新的方式来观察和表达周遭,以此传达出有别于传统的具象绘画新的含义。
“新具像表现油画”对油画新具像语境的表现形式和语言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注重主体的表现从而强调“重新审视”的学术态度,并依托海派文化的底蕴和氛围,对油画艺术的传统表现与现当代西方新具象绘画艺术结合的研究,重视对手法、材料、表现力等学术层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关注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吸收与继承从而拓展自己的艺术语言和油画表现新语境的可能性。
秋来正是读书时
《拾遗录》带全家人共读历史
从图书类型来说,漫画大概是许多爱书人都无法抗拒的,也被称为没有国界的世界语。近日,漫画家夏达携新作《拾遗录》走进上海“光的空间”新华书店。
《拾遗录》是夏达首次采用全彩上色方式绘制的一本漫画新作,书中收录了《纨绔》、《师父》、《奴隶》、《先生》四个短篇,从宏观历史视角出发,讲述了隋唐时期李长歌、阿史那隼等人的故事。该作自2017年开始在网络连载,今年9月纸质版图书正式出版。
值得一提的是,《拾遗录》是在宏观历史框架和具体历史事件的背景下进行创作的,在历史的客观性、文学作品的艺术性以及漫画家的创作想象力之间进行了较好的平衡。因此,此次纸质版图书一出,很快就被摆上了许多书店的重点展台。漫画的独特表现形式加上书中丰富的历史知识,很适合在旅行的途中、忙碌的午后一家人一起阅读。
此外,新加坡人气画家阿果的原创图文集《说好的,重逢有期》、《也许明天,也许来世》近日也在上海各大书店全面推出。在静安寺晶品购物中心,以其新书构思而成的“68号星球”个人画展也同步推出,并将在十一长假期间全程展出,读者可以通过文字与画作,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作者心中的梦幻之城。
舞台
看马林斯基首席舞者马林斯基首席舞者领衔乌克兰哈尔科夫国家剧院芭蕾舞团国庆抵沪献演《舞姬》《吉赛尔》。本次演出的两部芭蕾舞剧都与“古典芭蕾之父”马里尤斯·彼季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吉赛尔》被称为“芭蕾之冠”,《舞姬》被公认为难度最高的芭蕾舞剧。这两部芭蕾舞剧是彼季帕最杰出的代表作品,都有着古典芭蕾代表性的白纱群舞,同时又各具快舞与慢舞等经典舞蹈技巧与动作。
东方艺术中心时间:10月2日、3日听法国三栖女歌手情真意长———巴黎管弦乐团希尔巴八重奏与法国三栖女歌手伊莎贝尔·乔治音乐会国庆上演。希尔巴,是一种起源于罗马尼亚和匈牙利地区的传统舞蹈,音乐节奏以两拍子为主,活泼,轻快,速度快,有时极快。音乐家给自己的乐团如此起名,就是希望用自己的音乐给听众传递欢愉,狂喜且具有感染力的能量。
上海音乐厅时间:10月5日
荧屏
东方卫视:十一长假特别编排分“文化节目”、“公益节目”、“主旋律大剧”三大主题。
9月30日将播出《新舞林大会》总决赛,7位明星舞者将进行最终角逐。
10月1日、2日《喝彩中华》国庆特别版,以越剧《红楼梦》首演60年为契机,邀请尚长荣、蔡正仁、茅善玉、张静娴等曲艺名家和知名演员。
10月6日,相声竞演综艺节目《相声有新人》十进九晋级战。
10月5日、6日晚黄金时段,推出《梦想改造家》、《我们在行动》等公益节目;黄金剧场播出陈伟霆、马思纯主演的都市英雄传奇剧《橙红年代》;周播剧场播出王俊凯、文淇主演的《天坑鹰猎》。
纪实频道:国庆期间开辟12:00-16:00时段,播出《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二季,以及10集旅游地理纪录片《世界奇影》。
电视剧频道:黄金剧场播出年代情感剧《金水桥边》,假日剧场打破常规编排,国庆期间每天六集大体量连排强情节力作《面具》,七天播完整剧。
娱乐频道:《我要问律师》、《贴心保姆》、《36.7度明星听诊会》、《林海秀》等将播出国庆特辑。
星尚频道:强档王牌节目《人气美食》、《x诊所》等也将推出特别策划。
东方卫视、新闻综合、艺术人文等多个频道和看看新闻knews、百视通等新媒体平台将播出庆祝上海电视开播60周年4集纪录片《上海电视60年》。
活动
“21天阅读计划”上海图书馆发起“21天阅读计划”,旨在为平时不常读书的市民制定一个小长假阅读计划表,趁着假期帮助他们培养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助力全民阅读。
此次阅读计划自9月24日起,至10月14日结束,所有上海图书馆的持卡读者均可报名参加。21天里,读者不仅可以把喜爱的热门纸质书借回家,还可以免费阅读图书馆的畅销电子书。
当然,为了确保活动高质量完成,参与者还需要完成三项任务。一是活动期间参与者要尽可能借阅更多的纸质书,二是读者要在上图的微阅读平台上坚持阅读电子书,这两方面阅读的数量都会在后台形成相应数据。
活动结束后,参与者还需提交一篇读书感悟或书评,以检验阅读成效。国庆假期虽然不长,但通过前后21天的坚持阅读,却可以帮助不少平时不常读书的市民初步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意义深远。
“68号星球”主题展地点:晶品购物中心一楼“全球地图中的上海”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澳门科技大学、上海图书馆联合主办。展览将展出34幅地图,分为东方地图中的上海、西方地图中的上海、城市间的互动与连结、城与人的互动连结和上海城的变迁五部分,投射不同时期中西方人视野中的上海形象。作为一种文献,地图虽与书本式的阅读体验不同,但它是图像与文字相融合的实用工具。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