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是一座城市响亮的名片,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杨浦区作为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顺应品牌消费、品牌经济的发展潮流,加快推进“四大品牌”建设工作。
近年来,区市场监管局积极推进“质量强区”建设,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发挥质量标杆的引领作用,引导一批制造业、服务业导入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下面让我们先来听一听杨浦这3家企业的品牌故事。
品牌故事1
上海杨浦科技创业中心有限公司
敢为人先 追求卓越
2017年,是中国创业孵化行业发展第30年,也是杨浦科技创业中心(以下简称杨创)发展第20年。
杨创创立于1997年,将创新、质量作为企业的原生基因,夯实企业发展的原生内力,在激荡30年的中国孵化事业历程留下自己的深刻印记。
孵化器,是时代的弄潮儿,它所追求的创新事业,决定了其骨子里的“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回顾发展的20年,从老厂房改造建立孵化器,到探索建立创业苗圃和企业加速器,到成为国内首家拥有贷款和投资功能的孵化器,到组建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目前近百万平米科技园区,3000余家企业资源,走在了创新事业的前端。
孵化器,与创业企业“同成长、共命运”,彰显“追求卓越”的质量精神。杨浦创业孕育了“植入质量因子的孵化全链条杨浦模式”,被誉为全国孵化器五大发展模式之一的“杨浦模式”,形成从创业项目初选到产业化发展的含有质量因子的全链条一体化创业孵化服务模式。
如今,杨创站在全球化、专业化、纵深化、生态化的历史时点上,通过制定“技术转移、孵化器、科技金融”一体两翼战略,在技术与孵化、孵化与投资、区域合作与孵化生态、全球网络与可持续发展中持续探索,创新发展,唯“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未来的杨创,技术转移、孵化器、科技金融仿佛如浪潮般的存在,更可期待的是全球要素市场下的开放式平台,从一个有围墙的花园逐渐发展成为万千物种自演进的生态系统,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持续贡献稳定力量。
品牌故事2
上海回力鞋业有限公司
创新突破 创造辉煌——回力冠军鞋的故事
回力公司有个传奇人物叫孙松林,1981年的wv-2型排球鞋就是他研发的,同年,中国女排的姑娘们穿着这款排球鞋,在日本举行的第3届排球赛,以7战全胜的成绩,首次夺得了世界杯赛的冠军。
我有幸听他说起了那段经历,他说:“那个时候研发一双专业运动鞋完全得靠自己摸索,很多脚型数据都没有,怎样让鞋子更轻,在我们那个年代都是难以攻克的难题,交通也很不方便,火车汽车都很慢,在设计v2的时候又需要经常和女排沟通鞋子的性能,得经过运动员不停的试穿、修改、再试穿、再修改…多次反复才能成功。”我脑海中出现了许多画面,画面中有一个狭小的房间,里面堆满了帮面部件和橡胶鞋底,而他刚从扇门出来,就背着大包小包,怀抱着刚出硫化罐还热腾腾的鞋子在火车站拥挤的人流中艰难的穿行着……
故事到这里似乎该要结束了,可后来我才知道看似平淡的故事背后,是他肩负的使命与责任,是他身怀六甲独自在家的妻子默默给予他的支持和鼓励,听他说当初连孩子出生也没能赶上,一直在外地专心研发,终于让女排在赛前穿上了专业的鞋子。
我们给中国人做鞋、给运动健儿做鞋、给爱回力的人做鞋,每一双鞋都出自工匠之手,每一个回力人都努力修炼“匠心”,时时刻刻发扬回力的“匠人”精神。
品牌故事3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老桥新生
2015年12月28日深夜,黄浦江畔,苏州河上,一座灰色的钢桥身披银色的光芒,犹如银鱼卧波,横跨苏州河两岸。这是刚刚完成大修恢复通车的百年老桥——浙江路桥。庆祝老桥通车的人们早已渐渐散去,而我仍然站在桥头,双手紧握,心潮澎湃久久难以平复。老桥大修过程中难忘的一幕幕在脑海中闪过。
老桥维修正值高温酷暑,封闭的厂房内气温经常超过38℃。为了保证通车的节点,我们利用夜间进行施工。我带领项目管理人员奋战在施工第一线,严把质量关、安全关。工作服一次次湿透一次次吹干,上面一圈圈白色的盐渍是汗水的见证。高温季节的日夜奋战,磨炼了我们的意志,也为这座老桥重新打造了一身钢筋铁骨。
桥梁“交通灰”的面漆显示出老桥古朴厚重的历史感,氟碳材料保证了涂装的经久耐用。景观照明我们淘汰了花俏的霓虹变色效果方案,选择了朴实单一的白色灯光,用线条勾勒出浙江路桥侧面经典优美的“鱼腹式”轮廓,层次分明,简洁明亮,同时显现出正面桥门的立体感,宛如一条时空隧道,连接历史与现实。
如今,我就站在这座时空之门的面前,感受着浙江路桥这位见证上海百年历史的老人,在我们的帮助之下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他将继续屹立在苏州河畔,静静的继续见证历史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