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法院:"我们有纪律的 不能收当事人礼物"
2018-9-17 10:38:53发布101次查看
据长宁区消息:清晨,上海长宁法院执行局董幼华法官来到接待室开始一天的工作,进门却发现一个奇怪的邮包赫然放在办公桌上,沉甸甸的,包装精美。
董法官带着疑问仔细查看了寄件人信息,原来是最近承办的一起探视权纠纷案件的申请人。事情还要从一个月前说起……
那天也是一早,一个哭得梨花带雨的女人来到接待室申请执行,要求其前夫按照判决书让十岁的女儿跟随自己生活半个月。
这位申请人一边哭一边诉说着前夫的薄情与生活的不幸,越说越伤心……不一会儿将近两个小时过去了……董法官并未表现出厌烦,而是递过纸巾,坐在她身边耐心倾听。
作为女性,又曾取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董法官一边劝慰着她,一边有针对性地询问问题,深入了解申请人与被执行人之间的矛盾,在心里默默刻画出了被执行人的性格画像。随后,董法官拨通了被执行人的电话,从情理和法理的角度,规劝被执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但因双方积怨已久,被执行人仍拒不履行,还多次出言不逊。执行似乎陷入了僵局……
董法官并没有放弃,而是利用交谈得到的信息,运用自己多年来办案积累的经验和专业疏导能力积极的去做被执行人现任妻子的思想疏通工作,找出问题的症结——原来,申请人早年为了追寻爱情,断然与被申请人离婚,并且没有要年幼女儿的抚养权,若干年后才幡然悔悟,只可惜物是人非,情意不再。他的现任妻子倒是一个通情达理之人,言明担心申请人在孩子面前纠缠大人的恩怨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在帮双方当事人多次沟通后,被执行人总算同意在约定时间带孩子来法院。为了避免其反悔,董法官又提前一天发送12368短信给被执行人,希望他在冷静之余多考虑下拒绝执行的法律后果。终于,被执行人带着女儿如约来到法院,与申请人达成了和解协议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顺利履行完毕。
董法官专业沉稳、和风细雨般的工作得到了双方当事人的认可和感谢。这一次,终于和女儿得以团聚的申请人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怎么还寄礼物来了……”
董法官把邮包交给监察室工作人员并讲述了事情经过。
最后,监察室按照规定退还了邮包里的一套化妆品,并对申请人进行了批评教育。申请人也从一开始的“一点小东西不过意思一下”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影响了司法公正,在深感愧疚的同时也对董法官的人品表示崇高的敬意。妥善处理完这一“小插曲”的董法官也安心地回到了接待室,继续那份属于自己的忙碌与快乐。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