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打响金融风险防范攻坚战
2018-9-7 14:13:05发布118次查看
外滩金融集聚带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一环,既要稳步推进发展,更要始终高度重视金融风险防范。近年来,黄浦坚持金融发展和金融安全并重,积极探索采取法治、行政、市场等多种手段,标本兼治,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防范金融风险,牢牢守住区域金融安全稳定的底线,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全力打造金融安全区。
多维度监测构筑风险防火墙
在第五届外滩国际峰会上,黄浦区发布“外滩金融发展指数”,这是上海首个区域性金融发展指数,其中,防范金融风险被放在重要位置。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维护金融安全首先要处置存量风险,防止风险由“点”扩散成“面”,酿成重大风险问题,这要求我们对现存的风险点要做到胸中有数。
自2016年全国范围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启动以来,区金融办对所有注册在黄浦和异地注册经营在黄浦的类金融企业,实施了全覆盖、多轮次的线上线下排查,并建立了区类金融企业信息库。在此基础上,加强与第三方征信、大数据等专业机构合作,按照重点关注、一般关注对全区类金融企业进行风险量化分类管理,提高金融风险防范精细化管理水平。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巡查、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定期开展动态监测,及时捕捉非法金融风险企业早期异常信息,切实做到“早发现、早预警”。
为了进一步提高风险监测预警的及时性、全面性、精准性,区金融办主动对接各类市级平台、国家在沪金融管理部门等,多渠道拓展信息源,不断更新完善区类金融企业信息库,为精细化管理夯实基础。
同时,黄浦还在全市率先尝试与部分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强在风险发现预警方面的合作,就其在资金交易监测时发现的一些异常情况、存在非法金融活动较大可能性的风险企业探索建立信息互通的工作机制。
跨部门联动打好“组合拳”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维护金融安全不能忽视一个风险,不能放过一个隐患。”区金融办不断调整优化区层面金融风险防范工作议事协调机制,综合运用行政、法治、市场等手段,分类处置,“打早、打小”,妥善化解风险,初步形成了条块结合、有效衔接、全面覆盖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
近年来,投资理财类门店招牌堂而皇之标榜“金融”“资产”。投资群众受损后常责问政府,明目张胆开在那里为何不管不关?为及时消除金融风险隐患,区金融办牵头会同区市场监管局、绿化市容局及城管执法局对全区投资理财类户外广告、招牌设施开展了专项梳理和整治。如了解到在广东路某公寓1楼出口处新设“某某资管”店招情况后,区打非办立即告知属地外滩街道和区绿化市容局,经过上门排查、约谈,几天内顺利完成店招拆除工作。
同时,完善金融风险防范处置区相关部门联动工作方案,以金融风险发起预警等方式,逐步纳入区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加强对违法违规金融活动主体处置的部门联动,依法实施联合惩戒,进一步加大金融风险处置的合力,不断提高风险处置效率。探索将金融违法违规行为主体依法纳入社会信用体系管理,试点建立非法金融企业高管、股东黑名单,纳入失信机制。积极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金融风险防范处置综治考评办法,落实责任,强化考核问责。
同时,区金融办主动协调市级金融监管部门、国家在沪金融管理部门、区市场监管、区公安等,探索建立和完善金融市场执法机制,加强联动和信息共享,依法严厉打击无牌照、超范围违法违规经营活动。经侦部门加大打击力度,做好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的取缔工作。
源头防控堵住楼宇“风险点”
在外滩金融集聚带,每一幢商办楼宇,都是一棵垂直的参天大树,众多大树组成了“集聚带”这片热带雨林。
“楼宇经济是中心城区经济发展的根基,楼宇是风险防范的主战场,我们要打好这场保卫战。”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坦言。
为了防止一些楼宇业主和管理方从经济利益出发对存在风险的企业听之任之,黄浦区通过出台相关文件,探索法治手段落实商务楼宇“谁引进谁负责”的主体责任,形成了一整套从楼宇源头管控到事中监管的可操作性方案,一旦发现虚拟注册、异地经营、经营内容含糊、股东承诺不到位以及租赁合同不规范等问题,在风险发生之前配合相关部门及时做好整治工作。
淮海中路街道拥有企业天地、金钟广场等主要商务楼宇20余幢,针对辖区内楼宇经济发达、商业网点繁多、各类风险要素集聚的特点,街道建立以“1+2+x”为基础的楼宇社区安全风险防范网,将“大安全”理念作为工作的基本遵循,以制度创新为保障、以构建自治共治体系为抓手、以精细化管理为支撑,运用法治方式探索中心城区商务楼宇安全风险防范的新举措。
南京东路街道结合辖区实际,由街道牵头派出所、市场监管所等部门组成防范处置工作小组,加大商务楼宇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力度,落实防范主体责任,联动开展风险防范处置工作。2017年4月以来,南东街道重点对两家风险企业开展了一系列的防范工作,规避群众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金融宣传进社区
局外人一看就能识破的金融骗局,为何能让局内人一步步上套?面对金融诈骗,如何及时识破,并帮助身边人防范?为加大社区居民金融风险防范和金融知识普及力度,区金融办牵头区内多个职能部门,开展贴近群众需求的金融服务风险防范公益服务实事项目,
区公安分局集中开展515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活动,以社区老年居民和青年学生为主要宣传对象,专题宣讲“现金贷”、“校园贷”、“套路贷”等金融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加强老年人和青年学生的防骗教育,引导其形成正确的金融消费观,提高其对不法侵害的警惕性。
各街道下发防范金融风险的宣传资料,通过居委干部入户宣传,社区显示屏滚动提示,向社区居民宣传非法金融活动的定义、特征以及辨识方法,加强对社区居民,尤其是中老年和青年学生群体的正面引导。
区社建办、区民政局等试点金融风险防范有关知识纳入社工培训课程,提高居委干部金融风险识别能力,发挥基层一线作用,加大群防群治力度。
区金融办还尝试与社会组织合作,加强居民防范意识。如与海燕博客携手举办“‘法致生活’之金融安全talk活动”,来自法律界、检察机关、高校以及金融业的专家学者,抽丝剥茧般揭穿种种骗局。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