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大雄国内首次个展日前开幕于黄浦
2018-9-7 14:39:19发布103次查看
艺术家仇大雄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参与展前特殊人群工作坊
本报讯日前,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正在举办“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系列展:仇大雄——归家之路”。这是瑞士华裔艺术家仇大雄在中国的首次大规模个展。展览不仅呈现了艺术家创作生涯中各个阶段最具代表性的绘画、装置及影像作品,以及他20年来以水墨记录日常生活的《日记》系列作品,更展出来自上海博物馆的四件文物级藏品,它们皆与仇大雄有着深厚的渊源,亦是他艺术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牵系其作品之中古、今、中、外的艺术融合与追索。
展览名为“归家之路”,既隐喻了艺术家辗转异国的人生经历与迂回曲折的艺术生涯,也代表了艺术家欲藉此展览重返故土并探源寻根。作为展览的开端,装置作品《旗帜之影》吸引观者进入仇大雄的艺术世界。仇大雄表示,这件作品的创作动机是向其好友、著名的毕加索传记作家皮埃尔·戴进行致敬。“‘旗帜’指代我选择的艺术之路与崎岖的归家之路:这是一条狭长、幽深、漆黑的道路,但是在未经装裱的油画布上涂抹黑色油墨与釉彩,却让无尽的黑暗中生出了白光。”而烧灼斑驳的“影”则体现了艺术家对于生命的洞察。“旗帜”与“影”之间的对照,彰显了黑白与明暗之间的动态平衡。
展厅中央,50本被墨水浸染过的盲文书安置于底座之上,并以清漆将其通体封层,仅留书籍首页。这件作品名为《看不见的散文》,蕴含了一种强烈的神秘感,充满了启示性。仇大雄对于盲文书的选择,是在向观众传达观看与感知的方式不应仅停留在视觉,审慎的度量才能领会其中深意,思绪也将随之进入更广阔的境界。
据悉,此次展览遴选了仇大雄最具代表性的绘画作品,将其并置于同一墙面,使观众得以纵览艺术家不同阶段的艺术变化。其中,绘画作品《无题》创作于2004年,仇大雄在宣纸中加入了藤与麻布,丰富了画面的质感。区别于其他时期的作品风格,这件作品令人眼前一亮。极简、抽象的元素展现了东方审美,并透露了艺术家的创作思考。这或许是仇大雄求索进程中的一个路标,逐渐带领他走向艺术世界的深处。
仇大雄出生于上海,3年后随全家迁居至中国香港。年仅17岁的仇大雄,仅凭一张单程车票孤身前往巴黎大茅舍艺术学院学习艺术,这成为了他艺术生涯的起点。他曾说:“我依靠自己的记忆和奔涌的血液来唤起中国传统精神的本质:流动、旅行和不断发展,这里既是我的出发地,也是我的目的地。”所以,仇大雄选择以艺术创作慰藉乡愁,并与自我和解。此次展览是这位年逾七旬的艺术家的返乡之旅与归家之路,他将带领参观者游走于纵横交错的旅途之中,共同探寻身份认同、故乡与他乡、“根”与记忆等议题的答案。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