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战友啊,战友!为你再喊一声“到!” ——追记武警上海总队机动二支队特战一中队原班长李保保

2018-9-5 8:21:00发布104次查看

“班长,我来看你了!”9月2日,延安籍退伍老兵高鑫匆匆走下火车,来不及卸下行囊,第一站就来到了甘泉县劳山烈士陵园。他摘下胸口的大红花,轻轻放在战友李保保的墓前,一个标准的军礼后,泪如泉涌。
劳山烈士陵园安葬的这位英雄叫李保保,生前是武警上海市总队机动二支队特战一中队班长,2015年以来,两次奔赴边疆担负驻训任务,因积劳成疾、罹患胃癌,最终倒在了巡逻一线,年仅26岁。他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今年7月,李保保被武警部队追授“中国武警忠诚卫士奖章”。
身上有股永不服输的韧劲
甘泉县是革命老区,长征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曾在此发表过著名的雪地讲话,李保保的爷爷也是参加过陕甘宁边区自卫武装的老革命,之所以给他取名“李保保”,就是寄予着保国保家的期望。从小听着革命故事长大,崇拜军人、向往军营的朴素情怀,像一颗种子埋在了李保保心里,从此扎下了根。在李保保的日记里,写着这样一段话:如果有来生,还愿为国再牺牲!
2010年12月,刚满18岁的李保保报名参军。刚到部队时,在新兵思想调查“入伍动机”一栏,李保保写道:当兵不图啥,只想为国做点啥。2012年,他经过层层选拔如愿成为一名特战预备队员。
刚开始训练特战300米障碍,李保保都要垫底。一次,跑完一趟计时跑,入列后的李保保抿着嘴低下了头,汗水啪啪地溅落在手中的钢盔上。操课带回后,李保保对指导员李峰说:“指导员,你放心,就是死,我也要死在这里!”李峰心中一振,这个兵身上有一股特战队员永不服输的韧劲。
身体单薄,李保保付出的要比常人多得多,每天早晚各一个5公里,每周两次10公里越野,体能技能训练加码、再加码!最终,李保保完成所有预备训练课目的考核,特战300米障碍创造了2分21秒的预备队纪录,正式成为一名特战队员。
2015年4月,中队领受去西部某地驻训任务,李保保第一个递交请战书。他向家里解释道:“我是一名军人,部队需要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2016年11月,休整不到半年的李保保,再次请战奔赴战场。
强忍剧痛坚守在边疆一线
在边疆担负驻训任务,就相当于站上了战场,站在了一线。一次,一个犯罪团伙制造事端后企图外逃。接到报警后,李保保和特战队员火速追击。突然,一条10多米宽的冰河横亘眼前。河面尚未结冰,河水寒冷刺骨。李保保咬着牙和战友直接入水。真的是太冷了!上了岸,冻僵的双腿还不能打弯,就要立马穿好作战靴继续赶路。当快接近敌人时,李保保通过望远镜侦察后,立即建议战友李峰采取左右夹击的队形,快速向前推进。
面对犯罪分子的负隅顽抗,李保保果断采取火力压制,边抵近边射击加以掩护,其他队员乘机快速强攻,一举拿下了犯罪分子。
在边疆驻训期间,胃病时常来袭,李保保每一次都是顶着胃部忍着。一天,在边疆训练回程路上,零下五六摄氏度的气温,滴水成冰,其他战士冷得发抖,可李保保却满头大汗,脸色苍白。回来脱下装备,交了枪,李保保瘫坐在地上,动弹不得。去年2月,因胃部疼痛难忍,李保保被送到了附近的村卫生所,被诊断为胃溃疡。病情稍有缓解,他就吵着要出院,队领导只好让他归队静养。
早春时节,边疆的冰雪开始消融。一天上午,营区警报骤然响起。“有情况!”正在床上养病的他猛地弹起,按照战斗着装出发,得知一场虚惊之后,部队组织撤回,回程路上,李保保顶不住剧烈的疼痛,倒在了路上。
3天后,拿到李保保病理切片报告的排长魏逸博有些发蒙,手中的纸张上清楚地写着:胃部恶性肿瘤,建议转院治疗。此时,离他们结束本次任务回沪还有不到半个月。
经报支队同意,当天晚上,魏逸博“谎称”带李保保提前回上海汇报工作,连夜飞回上海。耿直的李保保毫无疑心,临走前还不停叮嘱战友:“可不要把我的床铺收了啊,过几天还得回来呢!”
病床上依然是不屈的勇士
胃癌晚期!医生告诉支队领导,李保保病情严重,可能只剩下3个月的生命了。
武警上海总队医院重症病房前,李保保年迈的父亲佝偻着身子,隔着玻璃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儿子,泪水顺着岁月刀刻的皱纹直往下流。然而,进病房的一刹那,父亲瞬间坚强了起来,“人吃五谷杂粮都会生病,不要怕,要调整好心态,准能治好。”听着家人的安慰,李保保那一刻笑得充满希望与自信。
去年年底,李保保的病情已经不乐观了,转到东方医院那天,上海东方医院肿瘤科主诊组组长周俊清晰记得,李保保不是坐着轮椅,而是自己走进来的。按照惯例,周俊会把实际病情向病人交代清楚,听到自己的情况,李保保沉默了10秒钟,然后开口说:“主任,治病就像打仗一样,肿瘤就是敌人,我要战胜它。”
4月20日晚,李保保精神突然变得好了不少,他让战士邵引路翻开日记,断断续续地说:“我……想回中队去……”这是李保保最后的遗言,也是一个战士对回归战位的渴望。
退伍老兵桂建荣特地赶到医院想见他最后一面。病床前,桂建荣轻喊了一声“李保保班长”,李保保像得到感应一般,突然张口回应:“到!”桂建荣激动地拉起李保保的手。谁知,李保保又连喊两声:“到!到!”这几声回答,用尽了他最后的气力。4月24日15时38分,与病魔抗争了370多天的李保保,告别人世。
相逢再见时却是英雄长眠
7月底,李保保被武警部队追授“中国武警忠诚卫士”奖章,追记一等功,武警上海市总队掀起了向李保保同志学习的热潮。他的故事被编排成舞台剧和歌曲在官兵中演出,他的事迹在支队警史馆中陈列布展,各中队的宣传展报和电子视窗中处处都有他的名字。支队政委李杰说:“李保保从未离去,永远跟官兵在一起!”
机动一支队战士孙少秋,在学习了李保保的事迹后说:“特战分队是保卫党和人民的尖刀铁拳,作为一名特战队员,我们要像李保保班长那样,带头练就杀敌制胜的过硬本领。”
李保保走后,床铺一切如旧,每天都有人打理。每次点名中队呼点的第一个名字永远是李保保,全体官兵齐声答“到”。在总队特战分队半年军事考核中,特战一中队官兵呼喊着李保保的名字,勇夺4个课目的冠军。
第二季度魔鬼周中,在地表40摄氏度的高温下负重奔袭20公里,邵引路瘸着腿跑到终点,脱下鞋后,磨掉的一大片脚皮跟袜子连在一起,他龇牙咧嘴却没喊一声痛。他心里牢记的是“再苦再累,都不能给李保保班长丢人”。
李保保中学时的老师吴安平在墓前放下鲜花后流着泪说:“8年前,挥手送别时是个懵懂少年;8年后,相逢再见时却是英雄长眠。”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