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万元买的增高“神药”主要功能竟是清火 多人被骗
2018-8-31 4:37:11发布89次查看
3年前,在家长们的口耳相传中,李国华、顾映龙、王昕相继带着孩子来到吴兴路87号——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体育科研所”),为年幼的孩子通过测骨龄来预测身高。多年来,上海体育科研所在不少家长圈名声很响,去那里测骨龄买药的人很多。
在这里,三名家长收获了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坏消息是,孩子骨龄发育超前了;好消息是,体育科学研究所有两种“药”,可以为孩子调理增高:一种是中药“延青一号片”,瓶子上写着“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研制”、“内部制剂”的字样;另一种是英文喷剂,一种名为hgh的产品。
只是,这两种“药”都没有完整的说明书,而且购买时只收现金。
“孩子们都被要求使用一个英文喷剂、一个中药,药量也是一样的。这药又不是万能的,怎么可能每个孩子的用量都是一样的呢?”李国华说。几名家长的担忧,最终揭开了增高“神药”的盖子。
焦虑的家长仿佛拽住了救命稻草
没去测骨龄之前,李国华从没想过要给孩子吃药。
李国华的儿子李小虎是练网球的,2015年,教练告诉李国华,孩子练得还不错,可以考虑往专业方向发展。李国华有些心动,但在正式做决定前,他打算先带着孩子通过测骨龄来预测身高,“孩子练得再好,身体素质不是那块料,也不行。”李国华说。
2015年9月26日,李国华带着李小虎来到上海体育科研所测骨龄。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周围一起打球的朋友都说,上海体育科研所通过测骨龄来预测身高非常准,“据说这里预测的身高和孩子未来的实际身高,误差不超过2厘米”。
当时,李小虎只有10岁半,身高已经有158厘米,李国华自己身高有178厘米。在李国华看来,现在孩子营养这么好,儿子未来的身高肯定会超过他,“怎么也会超过180厘米吧”。
谁知道,测试的结果吓了李国华一跳。
上海体育科研所一名姓方的“老法师”告诉李国华,李小虎的骨龄已经超过13岁了,未来的身高最多能到174厘米。
同样被预测长不高的,还有顾映龙和王昕的孩子。这两个孩子一个被测出骨龄已经超出实际年龄20多个月,一个被预测未来身高只能长到158厘米。对于这些怀揣体育梦的孩子来说,这样的身高无疑是不理想的。
此时,“老法师”方先生的一席话,让陷入焦虑的家长,仿佛拽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方先生告诉他们,这里有药物,可以帮助提前发育的孩子调理发育进程。
“他问我家境怎么样,然后给我推荐了可以调理发育进程的药物,我当场就一口气买了一万多块钱的药。”顾映龙至今记得当时买药的场景,没有收据也没有凭证,他在上海体育科研所一楼一间小屋子里,直接付给方先生一万多元现金。
李国华也给李小虎买了药,因为身上没带那么多现金,他只买了6000多元的药:“一般是三个月起卖的,但是那里只收现金,我就先买了两个月的量。”
相对于两名父亲,作为母亲的王昕多了个心眼,她又特意回了趟家,和老公商量了一下。最终,她还是返回上海体育科研所买了药。理由有两个:第一,身边一起练体育的人推荐过这里的药;第二,在给孩子测骨龄那天,她看到很多练体操的孩子也在买药。据这些孩子说,他们已经是第二次买药了。
粗糙的包装药品说明书都不完整
然而,药买回去没多久,李国华心里就犯起了嘀咕。
在上海体育科研所,他一共拿到了两种产品,一种是中药——延青一号片,瓶子上写着“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研制”“内部制剂”的字样。另一种是英文喷剂——一种名为hgh的产品。两种产品都没有完整的说明书。但是,李国华注意到英文喷剂上有个单词“hormone(荷尔蒙)”,儿子只有10岁,他有些担心这药会影响孩子发育。于是,每瓶价值900元的英文喷剂被搁置到了一旁。
没过3天,中药“延青一号片”也被李国华丢到了一边。
按照方先生的说法,这个药李小虎每天要吃3次,每次吃10粒,一个疗程要连续吃3个月。一个10岁的孩子,什么药能这么吃?李国华把药丢到了一边,他心想,大不了不练体育了,孩子长多高都认了。
同样抱有这种想法的,还有王昕。在给孩子吃了一个月的“延青一号片”后,她决定不再给孩子吃药了:“我老公觉得,不管什么药都不该这么吃,万一影响孩子以后的生长发育怎么办?”
三人中,顾映龙9岁的孩子吃药时间最长,在吃了半年的药后,顾映龙带着孩子复诊了一次,又开了半年的剂量。这次,药没吃多久,孩子吃药的事被顾映龙做医生的老同学喝止了。顾映龙说:“我带着孩子去老同学家玩,因为不敢停药,就把药都带到了同学家里。结果同学看到了,他说这东西可以吃吗,这不是瞎胡搞嘛,让我赶紧把药丢掉。”
给孩子停药后,李国华和顾映龙反而都冷静了下来。他们突然意识到,盲目给孩子吃了这么久的药,他们根本不知道孩子吃的到底是什么,因为这些药物甚至没有完整的说明书,购药也没有消费凭证和记录。“药物包装也很差,摇一摇,药片还会掉粉。”李国华说,他通过药片的外包装,根本无从得知孩子到底在吃什么药。
很玄的药效停药了却说药效很好
怀疑的种子,在李国华和顾映龙碰面后,开始真正生根发芽。在一次偶然的交谈中,李国华和顾映龙发现,两个人的经历几乎一模一样。
“两个孩子都被要求使用英文喷剂和中药,药量也是一样的。这药又不是万能的,怎么可能每个孩子吃药的剂量都是一样的呢?”李国华说,他又和许多一起练球的家长打听情况,至少5名家长告诉李国华,自己的孩子在吴兴路87号被测出了有提前发育的迹象,他们都购买了相同的中药“延青一号片”和英文喷剂。
接下来的经历,让李国华和顾映龙更加确定,自己被骗了。
在给孩子停药快半年后,想弄明白的顾映龙第三次带孩子来到吴兴路87号复查。复查时,他又一次被告知,孩子服药的效果很好,应该继续服用。
“从这时起,我就确定他是骗人的,再也不信了。第二次开的药我们都没吃,他却告诉我效果很好,这不是瞎编吗?”顾映龙说,他甚至怀疑上一次复诊所谓的药效,也可能是瞎编的,“现在我觉得,这个药有没有效果,真的是很玄的事情。本来就是在生长期的孩子,又是练体育的,无论是一年长高3厘米,还是一年长高7厘米,都有可能呀。怎么证明是药物起了作用呢?”
李小虎的经历,进一步佐证了顾映龙的想法。在停药后的第3年,原本预测只能长到174厘米的李小虎,身高超过了180厘米。
“如果我没有给孩子停药,而是让他一直吃药,我会不会觉得,小虎能长这么高,是因为吃这些药的原因?”李国华反思。
可疑的产品孩子吃的究竟是什么
李国华觉得,3年来发生在儿子身上的这段经历,已经触碰到了他的底线:“我知道生长期的孩子,通过测骨龄预测身高,结果可能是不准的。可是,这种先测骨龄再卖药的经营方式,让我觉得很不舒服。”
他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上海体育科研所所卖的药物,既没有任何处方、说明书,也没有收据或流水凭条,且只能通过现金交易,不能用其他方式支付呢?这些药物到底从何而来?
顾映龙只想知道,他给孩子吃了大半年的药,到底是什么?“现在倒过来想,觉得自己挺傻的,把孩子当试验品,不知道有害没害,就给孩子吃。”顾映龙说:“我现在最希望的,就是这些药瓶里面装的就是水,几万块钱打水漂就算了,千万里面别是什么药,把孩子吃坏了,就更划不来了。”
顾映龙之所以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因为种种迹象证明,这些药物的来源可能并不正规。
中药“延青一号片”,尽管药瓶上标注了“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研制”以及“内部制剂”字样,但是在上海市医院制剂配置产品数据库中,却查无此药。记者既无法查到以“延青一号片”为产品名称的药品,也查不到以“体育科学研究所”为名的制剂生产企业。
此外,英文喷剂“hgh”的标注,也完全不符合国家有关药物或保健食品的标识规定。《药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管理规定》规定:“凡在中国境内销售、使用的药品,其包装、标签及说明书所用文字必须以中文为主并使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布的规范化汉字”。《保健食品标识规定》,保健食品标识与产品说明书的所有标识内容必须“以规范的汉字为主要文字”。也就是说,无论“hgh”是药物还是保健食品,全英文的外包装,都让该产品的身份陷入疑云。
药源的追问疑是贴标的内部制剂
“延青一号片”和英文喷剂,到底是什么药?
李国华曾就这个问题,向上海体育科研所追问过多次。在一次面对面的沟通中,上海体育科研所一名工作人员透露,“延青一号片”其实是黄浦区香山中医院的内部制剂知柏龙胆片。
根据上海市医院制剂配置产品数据库,知柏龙胆片的生产企业为上海市黄浦区香山中医院,产品备案的有效期至2018年10月11日。
为了证实该说法是否属实,8月27日,记者来到黄浦区香山中医院一探究竟。该院一名医生告诉记者,目前,该院已不再提供知柏龙胆片,建议使用知柏地黄丸代替。
这名医生说,知柏龙胆片的主要功能是清火,长期吃没什么副作用,可以看着说明书自行服用。
在得知李国华等人的药,是从上海体育科研所拿到的后,这名医生表示:“他们是从我们这里拿过去的。”随后,他指着药品上的“延青一号片”标志说:“他们把这个东西贴了一下,现在他们也不拿了。”
在和李国华的沟通中,上海体育科研所的工作人员反复强调,“没有用假药、三无药”。但是,即使“延青一号片”是知柏龙胆片,上海体育科研所工作人员对如何用药的指导,也并不符合规定。
根据香山中医院内的知柏龙胆片说明书,知柏龙胆片是功能主治“滋阴降火,用于生长发育加速者(性早熟)”,用法用量为“口服,一次4片,一日2次”。而李国华、顾映龙的孩子,都被要求每天吃3次,每次吃10粒,药量是知柏龙胆片的说明书规定用量3倍以上。
事实上,孩子们被要求服用的英文喷剂“hgh”的用量也远超说明书规定。根据英文喷剂上的说明,一瓶喷剂是30天的用量。但是根据“老法师”方先生的要求,李国华和顾映龙的孩子需要每月使用3瓶喷剂。
难道上海体育科研所的工作人员,对药物用量有自己的见解?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根据《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制剂只能在本医疗机构内凭执业医师或者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使用,并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所载明的诊疗范围一致。”
据李国华描述,就在3个月前,上海体育科研所还在提供骨龄测试和调理服务。多年来,该研究所在体育圈内的名声很好,去那里测骨龄买药的人很多。
8月24日,记者尝试拨打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总机了解情况,负责接电话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今骨龄测试已经停了2个多月了,至于如何继续购买药物,他们并不清楚。
昨天,记者来到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向工作人员了解有关骨龄测试以及“延青一号片”、英文喷剂的情况。该所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待了解清楚情况后,会给记者回应。但截至记者发稿时,尚未收到对方有关此事的回应。
(注: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系化名)
[记者手记]
别一听是“神药”就急着往嘴里塞
“我现在最希望的,就是这些药瓶里面装的就是水,几万块钱打水漂就算了,千万里面别是什么药,把孩子吃坏了,就划不来了。”顾映龙说起自己给孩子服药的这段经历,悔不当初。
然而,就在3年前,当他从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买到这些药时,还曾奉若“神药”。因为,在家长们的口耳相传中,尤其是在练体育的圈子里,都说这个药很神奇。
当所有人都在“口耳相传”时,那些曾把子女的健康和未来放在第一位的家长们,竟然丧失了最基本的判断——药是不能乱吃的!诚如李国华所言,这两种“药”在本质上很容易令人产生怀疑的:
它们甚至没有完整的说明书,所谓的内部制剂每天要吃3次,每次要吃10粒,一个疗程要连续吃3个月,而那个英文喷剂上还有个单词叫“hormone(荷尔蒙)”。
但,就是这两种“神药”,据说一度要排队才能买到。
现在想想,这种心理很可怕,只要说疗效好的人足够多,似乎没人再关心这种药是什么,究竟适不适合自己?
实际上,近年来,总有一些人把知名医院的内部制剂,以及尚未被引进的保健品等,当做是“神药”吹捧,甚至有一些微信营销号还把这些列成清单,鼓励大家收藏、转发。而我们每一个人在转发的同时,也不自觉地也成了传播链上的一分子。
殊不知,任何一种药物都有其使用规定和适用范围。医院内部制剂之所以称之为“内部”,正是因为它们只能“在本医疗机构内凭执业医师或者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使用”。这样的规定,是为了明确法律关系,一旦引发医疗责任事故,患者便可凭借处方追究该医疗机构的有关责任。
下一次,当我们再听到别人说起×ד神药”时,希望我们能三思而后行:药是不能乱吃的!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