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徐汇新闻

敢以“牛顿别生气”命名:市二中学三位同学参加上海市第四届SYPT获团体特等奖

2018-8-23 0:00:00发布128次查看
上海市中学生物理学术竞赛(shanghai young physicists’ tournament,简称sypt)是一项以团队对抗为形式的物理实验及辩论竞赛,借鉴了国际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iypt)以及全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upt)的模式。它由上海市物理学会主办,旨在锻炼学生解决复杂科学问题的能力,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令人信服的解决方案,培养科研素质,提升科学素养。第四届上海市中学生物理学术竞赛sypt于2018年7月6日至8日在上海市应用技术大学(奉贤校区)举行。
徐汇区代表队取名为“牛顿别生气队”,由来自市二中学的冯文琪、沈淼洋、朱李赟,南洋中学的倪玮辰、马杜宇组成。市二中学的冯文琪同学担任队长,南洋中学夏俊老师担任领队,市二中学方德鑫老师担任指导老师。
尽管五位队员都有过参加cypt2018(中国高中生物理创新竞赛)的经验,但面对地区赛时他们仍没有松懈,从5月被选入区代表队开始,师生们利用课余、周末的时间进行文献查找、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课题改进等准备工作。在暑假初期,他们冒着酷暑,每天都坚持来到南洋中学实验室进行最后的集训,使每个课题在原先基础上都有了一定的突破。
7月6日,徐汇区代表队前往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奉贤校区)参加竞赛。本次参与竞赛的有来自上海各区县的21支队伍,其中包括上海中学、复旦附中、交大附中等名校。每个队伍在一轮对抗赛(pf)中要轮流担任正方、反方与评论方三个不同角色,共参加三轮对抗赛(pf),一轮对抗赛往往要耗时3到4个小时。在每一轮对抗赛中(pf)还有复杂的选题规则和参赛队员出场限制。对每一位参赛队员来说,不仅要有优秀的科研素养,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出色的表达和质疑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才能在明枪暗箭的赛场上沉着冷静,波澜不惊。
在7月7日的对抗赛中,徐汇区代表队发挥出色,第一轮(pf1)取得了48分的开门红成绩,第二轮获得45分。朱李赟同学在第一轮中担任正方主控的 “海伦喷泉”获得高分,险些成为所有场次比赛中的“最佳正方”;沈淼洋同学在第二轮中担任正方的“提灯辐射”和反方的 “环形加油器”都指向明确、注重逻辑,也获得了高分。倪玮辰和马杜宇在评论方上清晰客观、表达流畅,表现可圈可点。
然而,7月8日上午的第三轮对抗赛便没有那么顺风顺水。对手是强劲的杨浦区代表队和浦东新区代表队。在其他队员受到出场限制的情况下,队长冯文琪是徐汇区代表队的最后一张王牌。他先是担任反方,与浦东新区代表队来了一场遭遇战——面对的是从未深入了解过的冷门题目“地震仪”。在正方自信满满的陈述后,队长在12分钟的正反方讨论时间里保持了强大的“攻击性”,问题切入要害,指向明确,与正方一起贡献了一场火药味十足的精彩讨论。随后,他担任正方拿出“方位径向摆”,思路清晰,分析到位,获得了评委和对手的高度评价。
在经历三轮对抗赛后,徐汇区代表队总分暂居第二。7月8日下午,排名前三的队伍展开了一场“刀光剑影”的决赛。担任正方主控的队长冯文琪表述正确、解析到位、思维严谨、慷慨激昂;担任反方、评论方主控的倪玮辰同学沉着冷静、彬彬有礼、有条不紊、表达流畅。三支队伍的分差很小,这使得比赛的悬念保持到了最后一刻,每个人的心都悬着,保持着高度的紧张和专注。终于,“牛顿别生气队”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荣获sypt特等奖!这也是四年来徐汇区代表队第三次在sypt中获得冠军!
比赛期间,队员们彼此配合,互相帮助,展现出了优秀的团队协作素养。当主控队员站起来时,他身旁的队友一直在为他传递纸条,出谋划策,制作赛场总结ppt;一张张写满了的小纸片恰恰代表了队员之间的密切沟通,是团队凝聚力的一种体现。
这样的竞赛形式更能鼓励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正方、反方、评论方象征着不同的视角,使我们对学术本身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研究。还记得一位教授说过:“这样的竞赛不是一场辩论,而是一场讨论。我们不纠结于谁在比赛中占了上风;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共同讨论,不断地发现问题并且给对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而不是一味地驳斥。”希望在竞赛之后,我们能够把这种从不同方面思考,专注于学术本身的pt精神继续坚持下去,不断钻研探索,获得更大的收获。
(摄影:方德鑫;责任编辑:周宇;责任审核:陈曦)
徐汇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