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瑛)检查绿化带内有没有杂物、人行道有没有乱停放的非机动车、电线杆上有没有黑色小广告、沿街商铺有没有跨门营业……“路长制”让宝山路街道辖区内28条道路都有了“高颜值”,让社区市容市貌和环境秩序实现了精细化管理,达到监管没盲区、责任没空白的目标。
落实多级巡查制度
2017年,街道成立了“路长制”工作办公室,由街道办事处主任担任本街道道路二级总路长,对本街道道路“路长制”工作负总责。由街道处级干部分别担任本街道辖区内28条道路的二级路长,对各自所辖道路负全面责任。由各办主任、副主任及科级干部担任各道路联络员。由街道相关干部、事业编制人员任各道路“路长制”工作人员,具体负责该道路“路长制”日常工作。要求二级路长每周路面巡查不少于1次,联络员每周路面巡查不少于3次,相关工作人员每天巡检不少于1次。
同时,充分发挥网格工作站工作人员、社区平安办安全巡逻员和居委会干部的作用,要求他们做个“有心人”,做到“走过路过检查过,发现问题立即报”。街道还组织市民巡访团和党风政风监督员进行暗访,最后街道主要领导还会不定时进行突击检查,构成了整个“多级巡访”体系。通过这个巡查体系,确保每条路每天有人巡查2次以上。巡查时要求登录“路长制工作2.0平台”,接受监督,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确保“路长制”工作能够得到长期坚持,做到常态长效。市民巡访团的李阿姨深有感触:“以前一路走一路拍,问题多得不得了。现在走半天才能找到一个问题。街道的每条路都有了很大的改观。”
加强各个部门联动
为强化道路日常性管理问题解决,街道依托街道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及“路长制”工作微信群,实施“定期巡检→专项协调→跟踪督办→监督考核”4步法管理流程。2017年至今,通过路长制平台发现案件271件,处置271件,完成率100%。
芷江中路是街道东西向的主要道路之一。因为沿线有上海市中医医院、两个大菜场和沿街小商铺,原来医院门口道路堵塞、喇叭乱鸣;菜场附近污水横流、垃圾遍地;跨门营业、行人乱穿、车辆乱停,多次整治又多次回潮,附近居民怨声载道。“路长制”实施后,分管党建、群团的副书记作为二级路长多次召集交警、市监、城管、市容等下沉部门和街道管理、平安等办公室召开整治工作会议。在市中医医院大门两侧安装交通探头并设立警示电子屏,安排交管引导车辆到大门东侧100米处的青12旧改基地临时停车场停车,彻底解决了道路堵塞问题。相关部门组成工作组半年来坚持7天×12小时整治和固守,现在整条道路干净整洁,秩序井然。
难点问题得到解决
针对商铺门口容易存在卫生差、秩序乱的难点问题,街道全力推进“门责制”。与本街道28条道路及辖区内各户门责单位进行签约、登记工作,打印并发放门责告知书,做到做好“送达率、上墙率、知晓率”,为监管打好基础,不断联合执法部门开展宣传教育和综合整治。根据街道工作进程及安排,不断优化和调整“一路一策”方案。对道路沿线1781户商铺张贴二维码,并将告商户书发放至商铺。宝山路街道“企业之家”的企业积极开展“星星之火—企业门责联盟”活动,进行企业门责的自查互查活动,目前企业门责自查互查内容由原来达标项目16项增加到“门前整洁、绿化整洁、共享单车有序停放”等18项,参与企业门责检查的志愿者队伍发展至近50支,有效解决了跨门营业、垃圾乱扔、东西乱堆、车辆乱停等“一跨三乱”现象。
此外,依托“路长制”,全面加强了街道在无违居村的防违、控违、拆违工作,严格管控新违建,严厉拆除违法建筑。通过对道路沿线的日常巡查,配合街道无证无照综合整治,先后开展了多次排摸工作,引导居民自觉抵制无证无照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并对巡查中发现的无证照食品经营行为及时取证和上报,改善了路段环境面貌。今年以来,已整治无证无照食品经营户51户。街道还在道路两侧根据不同季节摆放花盆、花箱,居民们高兴地说:“现在的环境真是大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