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魔都100:上海唯一一座拜占庭式穹顶 天主教堂息焉堂

2018-8-24 6:00:00发布106次查看
导语:绝大部分的一般上海民众都认识武康大楼,绝大部分的上海文艺青年都认识新华路洋房别墅群、慕恩堂、国际饭店、大光明大戏院,但是...只有一小部分的资深文艺青年知道这座天主教堂。
这座建筑的设计师就是鼎鼎大名的邬达克,国际饭店,沐恩堂,息焉堂,大光明剧院等等都是他的杰作,他之于上海正如高迪之于巴塞罗那,邬达克把终其一生绝大部分设计都留给了上海。邬达克,1893年生于斯洛伐克,1914年毕业于布达佩斯皇家学院建筑系,同年入伍,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6年,被俄国人抓住,送往西伯利亚的战俘营。1918年,从西伯利亚逃到上海,此后在上海住了30年,设计了65幢房子。不过也有一说此建筑非邬达克的作品,而是中国建筑师潘世义所建,俨然,息焉堂已被遗忘太久,连其建造者都不得明朗。
这座教堂是上海唯一一座采用拜占庭式穹顶设计的天主教堂,也是一座充满了神秘色彩较不为人知的教堂,邬达克本人是基督教路德教派,但是大家知道的,身为一个自己创业的建筑设计师,有案子有钱赚哪有不接的道理~对吧?
1929年5月这座教堂开始设计,在1931年8月29日建成开放,息焉堂全名「息焉公墓圣母升天礼拜堂」,是信徒们举行安葬仪式祈祷时使用的,故亦称「安息堂」,息的意思:休息、安息,焉的意思:在这里,所以顾名思义,这是一座信徒去世以后安葬安息的地方。
息焉堂采用早期基督教用于濒葬纪念性小礼堂的单厅式布局,平面为正十字型,中厅直接连接东面临河的半圆形圣坛,四角为四根束柱,上承帆拱和穹顶,穹顶底部密排16个尖券窗洞,光线漫入时,穹顶宛若漂浮在空中。
教堂外形敦厚,墙面用水泥浆座淡黄色鱼鳞纹粉饰,圆顶外表以铜板装饰,为留出窗洞折成花瓣型,年久氧化后表面成蓝绿色,,主体西北角设有一座独立的钟塔,高20米,教堂入口和钟塔的窗都采用歌特式尖券造型。在教堂外面的大片空地,原本是墓地,教堂对面的教友之家,原本是教堂工作人员以及守墓人的住所,在文革期间,公墓遭到全面毁坏,只剩下教堂、钟塔和教友之家的建筑物,1974年,这里还变成了上海动物园繁殖场的物料仓库,一直到2006年才归还给教会,重新整修整修以后在2008年4月重新启用开放。过去的息焉堂,今日的西郊天主堂,可乐路一号,这种路名都有!那应该也要有个雪碧路.... 1994年立的牌子,当时这里还是上海动物园繁殖场的饲料仓库......曾经这与世隔绝的地方,属于死人,后来属于动物.....终于最后....他又属于活人了。
拜占庭钟塔、教堂、孤树.......那一瞬间,你以为身在欧洲的荒野里,穿梭回中古世纪
一个小小的纪念石碑,代替了文革期间被毁坏的那些公墓,那曾经遍野的亡魂碑林,如今只剩下一块简单的石碑追忆逝者...
歌特式尖券窗,没有华丽的装饰,但是却有种静默的威严...
陈旧的厚重门板、斑驳的大锁,锁上的是百年尘封的记忆...
骄傲著昂立的钟塔,在斜阳映照下,彷佛听得见悼念逝者的沉稳钟声,一声声回荡在荒野里...
密集恐惧症听说是一种最新的时尚!整栋教堂加上钟楼,墙壁全部都是这种水泥漆的鱼鳞状阿!绝对的密集恐惧症!绝对的时尚前卫!
教堂后方,有个小房子,上面装饰著耶稣诞生的马棚里,那小小的羔羊,顾教堂的老人告诉我,这是作弥撒祈祷仪式时,神父更衣的小房间...
教堂右侧的小花园
教堂的舞台上也是非常的简朴.......天主教教堂里,特别强调地侍奉圣母...
下午光线很好!于是看到了透过尖券窗照射进来的美丽阳光
耶稣钉十字架的场景
教堂内的墙壁上,展示了很多拍摄于1956年拍摄的老照片,当时刚刚解放,文革还没开始,墓地还是墓地,教堂和钟塔依旧如此与世隔绝地庄严肃穆。
走出教堂走到教堂旁的小桥上,这条小溪流,是这近百年来,唯一和教堂、钟塔一样没有变的东西....
仿照著这张1956年拍摄的角度,小编找到了和这张照片当年一样的位置....
站在桥上拍下了这张照片,近百年过去....公墓不在,教堂、钟塔依旧,四周围各种地产公司圈地开发,教堂旁正在新建着一座佛教寺庙,随著城市的高度快速发展,躲藏在冬季枯树枝后面的息焉堂,也许再过个十几年,也将像上海市中心那些被高楼大厦包围的老建筑老洋房一样,从旷野中的美丽孤寂变成难以呼吸被桎梏的困兽,那个时候,低头疾行的路人、游客,还有多少人还会记得抬头看看他们的美丽。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