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江浦创新成立“红色系”党员教育品牌
2018-7-20 16:53:00发布102次查看
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作和长期任务。近年来,杨浦区江浦路街道紧扣党员教育管理要求,既从基础抓起,又不断创新,建立了“红色系”党员教育品牌,实现了对居民区党组织党员干部、党务工作者、“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和骨干、青年党员教育管理的全覆盖。
在“红色摇篮”中成长为“红色头雁”
日前,由杨浦区江浦路街道社区党校、“红雁”书记工作室主办的“2018年居民区党务工作者培训班”正式开班,街道全体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副书记、专职党务工作者共39人参加。
本次培训班为期半年,教学内容分基本理论、工作实务和技能提升3个单元,开展课堂教学12次,现场教学2次,分组讨论12次,论坛分享3次。
在开班仪式上,街道党工委书记孙革军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小巷总理”为题,开启培训活动第一课。
每次课堂教学后,学员会对授课内容进行讨论。“党课中提到‘守初心,懂感恩’令我感触颇深”,海上海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孙丽蓉说:“我想只有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敢于担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用真心换民心,才能不辜负党员群众的信任。”
据悉,本次培训是“红雁”书记工作室启动以来主办的首次党员教育活动,“红雁”书记工作室是今年居民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换届选举后成立的,旨在提升居民区党组织“头雁”组织力、凝聚力,促进新老书记“互帮互学,互享互进”。
在成立之初,街道坚持严格把关、好中选优的原则,遴选“红雁”书记工作室人选。同时结合睦邻党建联盟圈工作机制,下设“新华”、“辽源”、“总部”、“中华”联盟圈4个活动小组。
除开展教育培训外,“红雁”书记工作室还启动了结对“四互”工程,以“互帮互学、互享互进”为目标,连任、新任书记结对并签订协议书,帮助新任书记加快适应岗位要求。根据协议,结对期间,连任书记还要帮助新任书记解决1-2个群众反映集中、矛盾突出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做好矛盾化解工作。
其实,在“红雁”书记工作室成立之前,各居民区书记、副书记、党务工作者,以及“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骨干都有一个共同的“充电站”——“红色摇篮”,它是街道按照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要求,依托社区党校建立的首个“红色系”品牌。目前,该品牌已连续2年举办居民区党组织“头雁”后备干部、党务工作者培训,为今年居民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换届输送了大批新鲜血液。
在寓教于乐中注入党建因子
3月,“江浦汇·宝地中心”党建群建基层服务站正式启用,街道以此为载体,开展了一系列贴合白领青年、党员的需求的党建品牌活动,在寓教于乐中注入党建因子。
七一前夕,街道在“江浦汇·宝地中心”举办了“红色印迹”系列主题党日活动——“红色印迹·发现行”城市定向赛。来自区域化党建联盟分会单位、“两新”组织单位、居民区和机关的青年党员组成了9支队伍,在观看了党员教育片《平凡的一天》后,开启了当天的红色“微旅行”。
来自上海智能交通有限公司的预备党员说:“这次比赛让我们既提升了团队协作力,也认识了新朋友,5个红色地标的侧重点不同,我们全方面感受到了浓厚的红色文化,领略了江浦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
除“红色系”党员教育品牌外,街道在“江浦汇·宝地中心”党建服务站B1层建设了组织生活室,为大连路总部区域的新兴领域党员提供了重温入党誓词、加强党性修养的教育阵地;重点加强居民区党组织日常管理工作,对照基层党建责任制要求,督促党组织做好台账建立、整理、归档等工作。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