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社科院建议2030年实行“做四休三”!你怎么看?
近日,社科院的一份报告建议在网上热传
2030年建议实现“做四休三”!
消息一出,立即引发热议,并且迅速登上微博热搜。
报告建议2030年实现4天工作制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休闲绿皮书:2017~2018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以下简称‘绿皮书’)。绿皮书建议,2030年实现“做四休三”。
所谓“做四休三”
指的是在劳动生产率达到一定水平的前提下,可以实行每天工作9小时,每周工作4天的四天(36小时)工作制。
届时,国家就可以取消每年通过前挪后借形成的黄金周或小长假制度。员工可根据自身需要与单位进行协商,灵活安排自己的假期。
绿皮书建议:
可以在2020-2025年,延长春节假日为8天,增加元宵节;加速落实带薪休假;并在东部地区的某些国有大中型企业试行4天(36小时)工作制。
从2025年起,就可以在东中部地区的某些行业实行4天工作制;
到了2030年,就可以在全国开始实行4天工作制。
上海居民每天平均休闲2.14小时
绿皮书指出,随着中国社会经济迈入新时代,提升幸福感已成为政府决策关注的焦点。居民休闲意识的提升,休闲愈来愈成为衡量生活质量高低的关键因子。
中央电视台、国家统计局等联合发起的“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结果显示:
除去工作和睡觉,2017年中国人每天平均休闲时间为2.27小时,较三年前(2.55小时)有所减少;
其中,深圳、广州、上海、北京居民每天休闲时间更少,分别是1.94、2.04、2.14和2.25小时;
相比而言,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国民每天平均休闲时间约为5小时,为中国人的两倍。
4成受访者表示“没有带薪年休假”
除了休闲时间不充分之外,由于带薪休假制度尚未全面落实,我国居民休闲时间也不均衡、不自由。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对全国2552名在业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40.1%表示“没有带薪年休假”;
“有带薪年休假,可以休,且可自主安排”仅占31.3%。
调查显示,有业群体没有带薪休假的原因为:
首先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休,这一比例达到45.6%;
其次是单位无带薪休假制度,比例为20.0%;
竞争压力太大,担心失业也是另一个原因,占到12.8%;
其他的原因还有担心上司批评(2.6%);
加班费丰厚,主动放弃休假(4.2%)。
在回答有无带薪休假单位所给的补偿时:
59.5%表示单位会补偿工资;
36.2%表示没有补偿;
29.3%表示会更换休假时间;
12.7%表示会有其他补偿措施。
仅6成人能享受11天法定节假日
从日常周休情况看:
75.2%的有业群体可以享受周末双休,这一比例高于2011年的72.5%;
16.1%的群体只能享受周休一天;
其余8.8%的群体日常周休天数则更少。周休状况与有业者所属的行业有关。
2013年《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国民享有11天法定节假日。数据显示,仅有59.2%的有业群体能完全享受11天法定节假日。
黄金周的休假执行力度较其他传统节日的执行力度要大,说明相较于其他法定节假日,国家对黄金周休假更重视,监管执行相对到位。
对于“做四休三”,网友们也沸腾了!
部分网友纷纷叫好,还用等2030?下周就可以执行了!
但也有网友表示,双休还没实现呢,该加班还是得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