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举行,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情况的报告,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01号、02号代表议案审议结果报告办理情况的报告等事项。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田春华主持会议。
会上,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姬兆亮就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及闭会期间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作报告。区委常委、副区长陆方舟就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情况作报告。副区长李国华就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02号代表议案审议结果报告办理情况作报告。副区长陈希就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01号代表议案审议结果报告办理情况作报告。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袁胜明、谢毓敏出席会议。
今年区两会期间,《消除劣五类水体 早日还百姓清清河水——关于加强浦东新区中小河道长效管理工作的议案》和《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 优化新区静态交通——关于解决浦东部分区域“停车难”问题的议案》正式列为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议案。两个议案聚焦当前城市建设管理、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薄弱环节和短板问题,反映了人大代表和群众的强烈愿望和呼声。
浦东高度重视并深入推进相关工作,比如中小河道长效管理方面,今年浦东1622条段、1275.3公里河道综合整治工作有序推进,市考555条段黑臭河道顺利通过市级考核,在全市率先完成“一河一档”市级档案验收;浦东还全面治理岸上污染源,推进街镇老旧小区污水治理,2018年计划完成剩余378个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全面深化落实河长制。截至6月20日,各级河长累计上报巡河记录73万条,处置各类问题1700余件。
解决部分区域“停车难”方面,浦东编制出台了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启动编制静态交通专项规划,编制完成9个公交枢纽建设方案,近期将对社会公示,其中16号线鹤沙航城站将由临时公交枢纽升级为永久公交枢纽;持续扩大停车泊位总量,加快南片公交停车场建设,加快含P+R停车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2号线唐镇站P+R停车场已建成,16号线周浦东站交通枢纽(含500个P+R停车位)正在施工,预计2020年建成。
围绕关心的话题,部分区人大代表在会上就河道整治工作向相关部门开展了询问。有代表就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作向区环保局提问,相关负责人回复称将计划用两年时间对剩余的14.39万户农户进行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并加强周边河道的生态整治。有代表提问“整治后的河道如何保持常态长效”,区中小河道整治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部分河道确实出现水质反复现象,今后将加强排摸成因,持续推进水岸同治、企业排污整治、小区雨污分流等工作。针对河长制的绩效考核、责任追究的问题,区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已出台相关制度来规范、约束河长工作,并开发了线上平台进行工作记录。
对于“停车难”问题,代表们建议综合交通枢纽与轨道交通规划加强同步,探索轨交高架下设置交通枢纽,节省空间;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公共停车场形成公益性建设机制;加强城市中心区域的静态交通规划,明确引入听取公众意见机制,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大力发展共享停车,抓紧打造区域性共享停车服务平台,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停车场的合理规划。
为切实提高审议质量,当天的会议还首次设置了分组审议环节,参会的人大代表分成三组就自贸区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审议,代表们建议自贸区与科创中心建设应加强联动,政府部门应注重对已有政策的落实以及评估,同时加大政策突破力度;加快推进政府信息全域共享,加大培育创新创业环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当天的会议还审议通过了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召开浦东新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决定,补选市十五届人大代表,以及审议有关人事任免等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