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聆听黄有方校长的谆谆教诲,再到熟悉的食堂吃一顿学校特别赠送的毕业餐……七月伊始,近6000名毕业生告别上海海事大学的校园,开启了新的人生。
毕业典礼上,两名上海市优秀毕业生成为当仁不让的“明星”:大学本科四年,交通运输学院毕业生田绍杰拿下各类奖学金8.8万元,外国语学院毕业生黄子倩收获奖学金7.5万元。
在象牙塔里拿奖学金拿到手软,这是怎样的一种体验?本科毕业之际,两名明星毕业生不约而同选择了留校继续读研深造。虽然所学的专业一文一理,但他们的成功秘诀却很相似:尽早明确对自己的认知、自律地抵制诱惑、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努力才能走得更远。
“一个人要想走得快,就独自上路;如果想走得远,就要结伴而行。”田绍杰本科期间连续3年获得校级特等奖学金,还拿下了多项比赛的第一名。他认为,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明确对自己的认知。入学后尽早确定未来想达到的目标和预期,并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为之不断努力。而面对身边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的各种诱惑,也要学会自律。虽然成绩优异,田绍杰却不是一个只想着自己考高分的高冷“独行侠”,恰恰相反,他觉得和志同道合的伙伴在一起学习,效果更好,效率也更高。毕业之际,他为一起奋斗过的“兄弟姐妹”们骄傲: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成了这一届的优秀毕业生。
懂得感恩和回报,也是田绍杰的一个特质。这个生长在普通家庭的男孩,从大二第一次拿到奖学金开始就不再向家里要钱了,他申请了助学贷款支付学费,奖学金则足够生活所用。获得本校直升研究生的保研名额后,他又主动申请到交通运输学院做兼职辅导员。在他看来,更好地为学院师生服务,这也是对学院老师四年关怀指导的回报。
与田绍杰一样,同样是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的黄子倩也认为,自我认知对于大学生活非常重要。她认为,入学时就想清楚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人,毕业时又想过怎样的生活,对于新生走好大学第一步,至关重要。在四年努力学习的过程中,各种挫折失败,以及网络时代的各种焦虑难以避免。时下不少大学生流行用“丧”来形容遇到困难的状态,黄子倩坦言自己好像没有“丧”过。这并不是她没有遇到过挫折,而是她认定“一个挫折不能决定我的一生”,因此更能节约点滴时间,专注于自己喜欢并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情。如今,已经保研的她立下志向,想从事教育事业,做一名教师。
“坚持可以让平淡变为奇迹,情怀能够让人生彰显境界,拼搏可以让自己赢得尊重。”黄有方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致辞,既是对近6000名毕业生的期许,也是这两名奖学金学霸在学习之路上不断努力的写照。他寄语毕业生们:“在未来的人生中,要牢记大学精神,永站‘C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