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浦东东方医院上演医患同心的“生命接力”

2018-6-28 10:52:09发布83次查看

为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医生们给亚男(右一)制定了详细的方案。
2000年,医生伯伯给5岁的小亚男做术前检查。
23岁的张亚男(化名),下周就要从东方医院出院了。前不久,他在该院心外科接受了第二次心脏手术,距上一次的手术,已经过去了18年。
2000年,来自安徽的5岁小患者亚男在东方医院心外科接受心外科主任、时任副院长刘中民主刀的异种带瓣管道手术,一次性治疗心脏的9种先天性畸形并获得成功,这在当时尚属国内心外科重大技术突破。
18年后,当年怯生生的患儿已长成身高近180公分的壮小伙。近一年来,亚男感觉自己的心脏又开始“闹事”,尤其在爬楼、跑步、干重活时,会有心慌、气喘的现象。收拾好行囊,亚男在妈妈的陪伴下,又一次从家乡来到东方医院。
经检查发现,亚男心脏内的人工管道瓣膜因老化已严重钙化变形,瓣膜越变越窄,最窄处仅为3毫米。“由于右心室的阻力增高,发生右心功能衰竭,所以他会觉得心脏很不舒服。”当年亚男的主治医生、已晋升为心外科副主任医师的刘泳解释到。
确定病因后,心外科决定为亚男实施二次置换带瓣管道手术。要对结构已经发生改变的心脏再次手术,把“老化”的瓣膜管道精确拆下来再换上新的,又不能对心脏近旁的任何组织造成伤害,难度可想而知。
经过半个多月心内、心外科的共同调理,5月下旬,23岁的亚男再次被推上了手术台。
为将风险降到最低,心外科手术组先行分离亚男腿部股动静脉,做好相应准备。一个经过18年运转的人工瓣膜已与心脏内各个组织“水乳交融”在一起,且钙化得坚硬无比,稍有不慎就会殃及心脏。万一在开胸时不慎伤及主动脉,造成大出血,可立即通过股动静脉插管,连接体外循环为患者脏器供血,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主刀医生刘中民在术前不厌其烦地叮嘱团队,二次手术,从第一刀起就必须万分慎重。医生操作时如同走钢丝,唯一可行的就是“慢工细活”。历时8个多小时极其复杂的手术,亚男恢复了正常心跳,被转运至心脏监护室。
正常情况下,这个新的带瓣管道可在亚男心脏内正常工作十多年,这意味着当他33岁时,需要再次通过心外手术更换带瓣管道。然而,刘中民对亚男的后续治疗充满信心:“随着新技术、新耗材以及干细胞等生物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未来十年,医疗行业或许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我相信他终有一天会摆脱依靠置换人工带瓣管道来维持心脏运转的状况。”医患同心的“生命接力”仍将继续……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