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浦东新区卫计委召开专项会议部署社会办医疗机构专项监管工作。会议透露,近两年内不良执业计分累计超过6分的医疗机构,新区卫计委卫生监督所将约谈其法定代表人及主要负责人一次,提出整改要求。对于再次在媒体上曝光的不良机构,要一查到底,查实后坚决依法关停。
在总结前期审批制度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浦东新区在2018年开展多项医疗服务要素审批改革,包括设置审批和执业登记合一、“共享医疗”模式、执业医师多范围注册、乙类大型设备配置由许可改为备案等内容。医疗服务要素审批改革落地同时,即开始酝酿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各项措施。新区卫计委主任范金成说:“提升浦东新区整体医疗服务质量,是卫计委积极落实‘上海服务’品牌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记者了解到,本次专项监管做到全区域、全覆盖,重点围绕医疗机构高发违法案件、媒体曝光事件以及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违规情形,着重对社会办医疗机构超范围诊疗、使用未经注册的医师或护士及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开展诊疗活动的、出借转让《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科室承包)、违规发布医疗广告、违规使用大型医用设备、违规应用临床医疗技术、违反核心制度及诊疗常规、违规医疗服务收费、忽视行风建设工作、未取得执业许可擅自执业等十项内容开展集中督查。
本次专项监管,浦东卫计委还提出了“六个一”的监管工作内容:完成一份自查报告;搜索一次网上线索,跟踪追查,深挖违法事实;查看一套文件,查看各医疗机构核心制度、人员信息、收费情况等内部管理文件;约谈一次法定代表人,针对近两年内不良执业计分累计超过6分的医疗机构,要约谈其法定代表人及主要负责人一次,提出整改要求;形成一份督查报告,内容包括各社会办医的监督结果、拟处罚(处置)情况、后续追踪及整改情况等;建立一个长效机制,对本次专项监管工作认真总结评估,完善医疗机构综合监督管理体系,建立长效机制,提升管理水平。
浦东卫计委相关负责人透露,在新区全力推进的“双告知、双反馈、双跟踪”许可办理机制和“双随机、双评估、双公示”监管协同机制的框架下,浦东卫计委本次专项监管提出了“行业主管、分片包干、条块协同”的监管方式,同时采用分层分类监管模式,对社会办医院及综合门诊部进行专项督导。同时,重点参考既往监管结果及质控结果,对于再犯者,将一查到底,查实后坚决依法关停。
新区卫计委同时还要求各社会办医疗机构:要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强化自身责任,加强内部管理;务必要处理好质量和效益之间的关系,严守医疗质量安全底线;要注重加强行风建设、改善医疗环境和服务质量,并且及时总结经验,做出形象、做出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