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001号乔占家庭农场是书院镇余姚村的知名品牌。如今,余姚村党总支在这里设立了党建延伸点和“家门口”服务点,发挥资源优势,搭建党群沟通平台,为村民提供近距离服务。
今年以来,余姚村“美丽庭院”建设如火如荼,利用乔占家庭农场的阵地资源,余姚村通过党建互动、产业互动、乡愁互动,进一步升华“美丽庭院”的内涵,助推乡村振兴。
党建互动搭建田间阵地
乔占家庭农场于2014年成立,去年8月,乔占家庭农场成立了浦东新区首家家庭农场党支部。党支部以“家庭农场+支部+农户”模式,探索党建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的引领作用。
作为田间的一块红色阵地,支部党员利用闲暇空余时间,在这里组织开展“两学一做”“书院青年十分钟微党课”等活动,集思广益,聚焦“三农”问题。
随着农场党支部的建立,党员在农户中的引领作用也不断凸显。农场采用党员与农户分片结对的方式,为周边170余户农户在产前种植结构调整、产中技术服务、产后销售等方面,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受到了广大农户的赞扬和肯定。
产业互动引领村民致富
作为余姚村的”家门口“服务点,乔占家庭农场也成为村里开设“田间课堂”的最佳“教室”。
农场主乔占经常现场讲解马兰头种植经验和产业的发展,有时还邀请专家前来传授农作物种植技术和管理办法,用理论结合实际,走进田间大棚的形式,让更多的种植户了解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
此外,农场还为28户残障人士家庭免费提供种苗、技术和统一收购的服务,助力残障人士家庭脱贫致富。
目前,乔占家庭农场种植马兰头160亩,西甜瓜100亩。在他的引导下,全村马兰头种植面积达到800亩,西甜瓜种植面积达到600亩。农场还推出了一个“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主题,让市民吃得放心”的攻略,帮助农户熟悉安全使用农药的相关知识。
参与“田间课堂”的村民严琴芳说:“在家庭农场里讲科技,我们看得见、摸得着、记得牢,容易接受,希望乔占家庭农场能够尽快带动我们一同富起来。”
乡愁互动带动“美丽”经济
马兰头汤圆、马兰头馄饨、马兰头粽子……马兰头究竟还有多少潜力有待挖掘?近年来,乔占家庭农场不断探索马兰头产业的延伸拓展,在从“鲜”到“干”的深加工基础之上,又创新推出了以马兰头为原材料的农家美食。
“从田头进,从手里出”,是乔占家庭农场创新开发的“马兰头”系列食点的主打招牌——让这些食点注入浓浓的乡愁情结。乔占召集了村内的农家巧妇,组成“巧手团”进行食点制作,不仅增进了邻里互动,村民还多了一份收入。
随着不断增长的市场销售额,马兰头食点在赢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让“美丽庭院”增加了靓丽的田园风光,更有了让人齿颊留香的“余姚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