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普陀新闻

【学习共同体】我们的成长故事——记洛川学校初中数学学习共同体

2018-6-25 0:00:00发布80次查看

2017学年,学校启动了新一轮的五年发展规划——“和而不同,美趣各异”,在规划的引领下, 我们数学教研组的老师组成了学习共同体,从而开启了新的教师旅程。时光荏苒, 近一年的共同体学习的让我们受益良多,共同体的成员彼此之间经常在教研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教学资源,我们的每一个个体也在共同体中学习并思考着,行动着并成长着.
开学初,经过共同体的研讨我们确定了本学年以《初中数学命题能力研究》作为我们的研究主题,以《挑战中考数学压轴题》作为我们的学习用书。
因为命题能力是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学习和研究,落实“教考一致”,帮助教师的命题能力从经验走向科学,从惯例走向规范,通过科学的命题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真正意义上实现减负增效。
大家觉得中考数学,题目相对容易,大多数同学的分数都比较高,所谓的区分度很大程度取决于最后的压轴题,对于基础好的同学而言,与其把时间浪费在那些简单重复的基础题上,还不如集中精力攻克压轴题。
中考压轴题一向是“兵家必争之地”,是中考的夺分题,也是区分层次和实现选拔的重要题型,压轴题的教学策略在实现学生对压轴题的突破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的中考综合题已经由单纯的知识叠加型题转变为知识,方法和技能综合型题,其实这些完全符合课改的要求,由于压轴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覆盖面广,关系复杂,思路难觅,解法灵活,常常令一些学生束手无策,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要正确带领学生走进压轴题的世界,为提高学生压轴题的得分率,对学生解答压轴题方法策略上进行必要的指导。
为了提高大家的命题能力,学校特别要邀请了数学特级教师王华老师为我们数学组作报告,又外出伶听了我们的老教研员叶锦仪《关于数学命题实践的若干思考》,通过两次报告大家进一步明确了应该如何出好一份试卷。共同体的每一位老师按照命题的要求在期末每人编制了一份期末模拟卷用于学生的练习。
每次共同体的活动大家都是有备而来,也就是对即将研讨的主题或问题都有自己的思考。老师都带着“有准备的头脑”,开展“有实质的互动”,利用多样的教研模式试图解决教学常态下的问题。
在活动中,我们学习课程标准、并将其细化到每个学期、每个单元的分析。我们开展教研评课,老师们带着问题进行教学,以学生学习达成度的反馈开展教研实践,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以学生评价为着眼点,用信息化手段设计观察学生学习达成度量表和独立练习,将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量化。
周燕雯作为新晋教师在全校范围内开了一节公开课。在正式开课前,她和她的师傅许老师和其他经验丰富的老师一起磨课。一开始,她先拿3班试讲,第一次试讲,整个课堂把握得不是很好,学生的反应没有形象中那么给力。在第一次试讲之后,许老师告诉她对于这个班级来说,例题应该要讲透,对于课堂中的语言需要再简洁一些,语言要规范一些。许老师还给她指出她课堂中用词不恰当的地方。经过几次的修改再与许老师探讨上课教案或教材的不足之处后,她进行了第二次试讲,这次她拿1班试讲,因为她觉得2班的成绩虽然不如1班,但是他们的反应效果还是可以的。第二次试讲明显比第一次好多了,在教学的流程上也熟悉很多,而对课堂中出现的情况也可以很好的把握。通过这次教研组共同体一起对她这节课的磨课探讨,再修改加强完善,对她的个人能力的突破和实现自我的发展有了不少的帮助,而我们教研组的成员也为她的课积极创设良好的组织环境。我们整个教研组拥有共同的愿景和目标,在共同愿景和信念的指引下,通过团队学习模式,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共同提高,实现自我发展和超越。
在这一学年中,我们围绕“挑战中考数学压轴题”这本书进行了多次专题研究,共同体全体成员在各个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
以下面一题为例,谈谈我们共同体在研究讲解压轴题时的教学策略。
如图,已知在△abc中,ab=4,bc=2,以点b为圆心,线段bc长为半径的弧交边ac于点d,且∠dbc=∠bac,p是边bc延长线上一点,过点p作pq⊥bp,交线段bd的延长线于点q.设cp=x,dq=y.
(1)求cd的长;
(2)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
(3)当∠daq=2∠bac时,求cp的值。
青年教师的问题:这么复杂的题目,究竟从哪个方面切入呢?
周燕雯:许老师,针对这一复杂的综合题我该怎样引导学生审题,对条件进行有效的转化呢?
许倩:(一)引导学生 认真审题挖掘隐含条件  
1.引导同学从形的角度挖掘数据
  
2.引导同学从数的角度挖掘形
青年教师谈体会(周燕雯):哦,对于几何就要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这样我们可以借助于图形,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数量关系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有利于拓宽解题思路,探求解题的途径。通过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形象性和深刻性。
同伴的问题:对于题干中的条件,根本找不到它们的联系啊?这可怎么办呢?
(赵缘)
(二)引导学生在数形之间转化,合理添辅助线
洪佳君:1.构建和完备基本图形
2.构建相似或全等三角形
张华:3.图形的运动
青年教师体会(赵缘):通过本学期共同体的多次研讨活动,在同组老师的帮助下我学到了很多解决中考压轴题,尤其是图形几何问题的方法,虽然我现在还没有教过初三年级,但是通过本学期的研讨活动后,也对中考压轴题有了一些认识和想法,对于像我这种的年轻教师来说有着很大的帮助,尤其是添加辅助线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与角平分线有关的问题我们常常构造全等三角形来解决问题,和线段长度有关的问题我们则有截长补短,中线倍长法等等来构造基本图形,这对于我将来教授几何证明更是明确了教学的目标重点和方向,对于我教师的成长也有着很大的帮助,也对我将来应对初三的教学工作起到了充分的准备,自己也会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发展,相信自己将来也能够胜任初三的教学工作。
(三)引导学生识别基本图形,关注基本图形的特性
平行“a”字形
(四)引导学生转化问题
2.构建半(倍)角,实现角的转化
(五)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自我调控思维
  花爱国老师认为解压轴题时,如果学生能够自我提醒,这将能大大提高解题的成功率,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学生“自我对话”呢?经过多次的研讨大家觉得可以从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提示语言方面入手,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学习习惯和学习基础不同,他们自己的提示语也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征,帮助每个学生提炼属于他们自己的提示语,但是有些提示语是共性的,下面我们共同体列举了几条提示语:
? (1)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未知的问题,我看清楚了吗?
? (2)所有的条件,我都用上了吗?
? (3)题目中还有那些基本图形?它们的特征有没有都用上?
? (4)能不能有更简单的解法和算法?
? (5)能把问题特殊化一下或者一般化一下吗?
? (6)能不能直观猜想一下问题的答案?
? (7)有没有适当检查一下自己的解题过程呢?
? (8)最终的答案符合实际吗?
(六)引导学生一题多法和多法归因
在压轴题的教学过程中,张华老师认为要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方法的来源,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一起归因,梳理各种思路的来龙去脉。
(七)引导学生在解题后进行有效反思
?    姚建钧老师认为在压轴题的教学中,反思是非常必要的,我们教师可以如下几方面引导学生反思:
?    1.反思题目中的基本图形及其性质;
?    2.反思各种解法的来源和优劣;
?    3.反思自己的算法是否简洁;
?    4.反思自己解题中的误区。
(八)引导学生适当变式
本题中的第(3)问还可以尝试一下变式:(1)当△adq为等腰三角形时,求cp的值;
(2)当∠daq=n∠bac时,求∠abd和∠aqd的数量关系等。
总之,我们数学组的全体同仁借助学习共同体这一平台在本学年中以《初中数学命题能力的研究》为主题,以《挑战中考数学压轴题》为学习用书对命题及我们的教学方法,手段有了更进一步的学习了解,教无定法,没有最好的,只有适合学生的方法和策略才是最好的,因材施教,学生不同策略不同,我们切忌“以题论题”,要努力向“以题论法”和“以题论道”两方面去转变。同样,老师亦是如此,共同体给了我们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机会,通过这学年共同体的学习,各阶段的老师都收获良多,或多或少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同时,我们组的张华老师也顺势评上了高级职称相信我们的数学学习共同体会越走越好。
普陀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