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邂逅极地科学 王绪远为全球极地科学大会带去中国声音
2018-6-25 11:53:53发布97次查看
图说:中国艺术家王绪远做演讲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供图
polar 2018全球极地科学大会6月15至26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五年一次的科学盛会让全世界2500位科学家相聚于此。与以往科学大会不同的是,此次大会组委会与中国极地中心特邀了中国艺术家王绪远与两位欧洲科学院院士法国科学家valérie masson-delmotte与瑞士伯尔尼大学教授thomas stocker 同台演讲,两位科学家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的主要作者。
艺术家王绪远创新性地提出了艺术与科学结合的概念,以其独特的东方视角去呈现冰山之美,极光之美,企鹅之美,唤起人们对于极地净土的关注。在王绪远看来,在极地科学领域,我们需要有更多的人文艺术参与其中;而在艺术领域,我们也要有更多对待环境的理性思考。让更多的极地科普知识以艺术形式传达给大众,以直接的艺术感性触动内心。
为此,他设计了特殊的冰川水墨艺术装置,这件作品受到了冰芯与全球暖化的启发,丰富生动的演讲与新颖的艺术装置得到了组委会充分的认可,也获得了科学家们热烈的反响。
这是世界极地科学大会是首次举办这种高水平的科学艺术对话,值得人们关注与思考,并开创了科学与艺术融合的新境界。(见习记者 郜阳)
【相关链接】王绪远简介
王绪远,中国上海艺术家,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汉书艺术中心主任。1998年美国马里兰大学访问学者,其标志性的汉书作品便始创于此。经过10多年的研习与创作,2008年应北京奥组委邀请于太庙举办个展,展出奥运系列作品,引起广泛影响,作品由奥林匹克博物馆及清华大学收藏。
2010年于上海美术馆与保利艺术博物馆举办世博系列个展,并参与世博公众馆院长论坛“汉书秀”展示,作品获“迎世博纪念品全球华人设计大奖赛”一等奖。2013年10月作品被法国国家陶瓷博物馆收藏,成为21世纪以来第一位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艺术家。同月,受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于教科文总部展示其新汉书艺术。
2017年05月《梦·南极—王绪远汉书艺术演展》受邀于第四十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期间在北京举办,这是中国首次举办该国际会议。王绪远将书法与绘画完美的结合,通过这种新的组合方式,回应了传统和现代的关系。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