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下午,中国电影《柔情史》在百丽宫影城IFC商场店举行中国内地首映式,标志着“一带一路”电影周正式开幕。这是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与浦东新区政府合作创设的全新板块,将展映“一带一路”沿线26个国家的26部电影,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与浦东影视产业发展。
“一带一路”电影周中展映的26部影片,来自保加利亚、埃及、印度尼西亚、格鲁吉亚等26个国家。其中唯一一部中国电影就是《柔情史》。它以北京的都市生活为背景,讲述了一对母女之间的爱恨纠缠。在中国内地首映前,该片就已入选2018柏林国际电影节全景单元,并在2018香港国际电影节中获新秀电影竞赛单元“火鸟大奖”和国际影评人联盟“费比西奖”。
“很荣幸,我的处女作《柔情史》能够入围‘一带一路’电影周,这或许是上影节最好的板块!”《柔情史》导演杨明明认为,“一带一路”电影周的影片质量高且内容包罗万象,“我们能看到平时罕见的中亚、东欧国家的电影,并有机会向这些国家的电影人、电影产业交流取经。”
“一带一路”电影周相关负责人郭如冰介绍,2016年和2017年上海国际电影节都设置了“一带一路”展映单元,今年则与浦东新区政府合作,升级为“一带一路”电影周,发挥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开放优势,扩大参与国家和机构的范围。
除了电影展映,浦东近期还将举行“一带一路”电影文化圆桌论坛、“一带一路”高层圆桌峰会及高层洽谈等活动。6月20日晚,“一带一路”电影之夜将在位于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的上海申迪文化中心举行,届时将评出“最受观众喜爱影片”“媒体关注影片”“媒体关注电影人”三项荣誉。
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广局局长黄玮表示,浦东经济建设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和高度,但是文化发展依然相对滞后。如今,浦东拥有东方艺术中心、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等重要演艺场馆,吸引各国名家名团前来献演,但浦东的电影产业仍有巨大发展空间。借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周的契机,浦东将在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影视产业集聚区,助力打响浦东电影品牌。